什么楼层最好
什么楼层最好这种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只有根据具体楼盘结合个人习惯进行分析才能判断。
1、很多地方习俗会忌讳某些数字,比如4是死、13层是13点、18层是地狱……,这些情况,不在意的人是无所谓的,如果您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只求心里舒坦,那最好能避开这些楼层。
2、如果是没有电梯的多层建筑,只要采光、日照、通风等环境良好,通常三、四层比较干燥、也比较方便;但如果一层有户外小花园,对于喜欢花草的人就比较方便了;行动不便的老人选择底层也会更加方便去户外活动。
3、如果是有电梯的小高层或高层住宅,就不必考虑交通便利问题了,一般以高为好,主要是考虑高处的视野开阔、日照充足、通风良好、受干扰少。顶层会有漏水、隔热等隐患,但如果屋面是上人屋面,通常会有更多便利,需要综合考虑。
三楼为什么是黄金楼层?
因为3楼上下楼还是比较方便的,现在有很多房屋是属于多层房子,基本上总的楼层只有5层左右,3楼就处于比较中间的位置,上下楼比较方便,不需要爬很久的楼梯,而且3楼的房子排水不容易出现堵塞,所以3楼通常最受青睐也是其中卖得最贵。
金三银四,主要是指,三楼四楼避免了一二楼的潮湿低矮和五六楼或以上楼层较高老幼不便,所以通常最受青睐也是其中卖得最贵。所以3楼是黄金楼层。有俗语说,一楼脏二楼乱三楼四楼住高干……
一楼脏:因为楼上会扔东西下来,或者风大把楼上晾的衣服什么的吹下来,还有马路上的灰尘,以及住在低楼有小虫子常常爬到院子里。
二楼乱:我们国家住宅楼的排水系统,一楼是独立的,二楼以上是同一套系统,所以二楼下水道经常会堵。要经常疏通。很乱。
三楼和四楼:楼层不高,每天上下楼梯还可以锻炼身体。冬天的日照时间还比楼下多好多,马路上的灰大部分飘不上来。下水道堵塞很少能漫延到三楼四楼。
因此,三楼是好楼层。
房子什么楼层最好
除非是老人家,否则首层最好不要选,地气重,没病也住出病。
还有顶层,夏天不管你开没开空天都热得冒烟。
其他的楼层普通市民是不会有太大影响的,除非你信什么宗教或者说有看什么风水,这些都要看个人的信仰问题,如果没特别信仰。要选的话还不如实际点选方向呢!?对吧?
整栋楼哪几层是黄金楼层,为什么这几层最贵
这要各方面考虑,1、采光问题,考虑楼间距,能长时间采光,这方面当然是越高越好。 (1)、在本楼的南侧没有遮挡的情况下,要选择总层数三分之二点的楼层最好。比如楼的总层数为30层,那么你就应该选20层。如果20层的没有了,再选择的话,最低18层,最高22层。 (2)、如果在本楼的南侧同样有30层的楼体,而且楼间距的宽度符合国家标准,那么你就要选择24--26层的房子。若楼间距小于国家标准,我建议你选择26层以上的房 2、环境 9--11楼,是灰尘最大的楼层,所以不推荐大家选择这几个楼层
买楼房4层好吗
展开全部
您好!
楼层都一样的,都是自己心理因素!四季平安!
望采纳,谢谢
住房几楼最好?
没有电梯的楼房,2,3,4楼最好。
有电梯的楼房,总楼层三分之二位置的楼层最好,比如总高15层的楼房,最好位置是10楼及上下两层。
六层楼选楼层,二楼和四楼哪个好
展开全部
我是做房产销售的 这药看个人啦 如果年轻人我觉得是4楼好“金三银四”4楼的采光也要比2楼的好/ 东边套要好与西边套 东边套早上起来就有太阳 西边套夏天会西晒.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买高层楼房,多少层比较好为什么?给出具体理由,越详细越好.
据调查了解,高层住宅近来颇受年轻人欢迎,视野开阔、空气新鲜、私密性好等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他们最喜欢那种“放眼望去,整个城市都尽收眼底”的感觉。 然而,在欧洲,住在六层以上的楼层被认为有害健康;在美国,高层住宅的房价比低层便宜一半;在俄罗斯,一楼失宠……从一楼到三楼,人们通常生活在树冠下,离地面很近,常常能倾听到树枝敲打窗户——要说心理上舒适,这里是最好的:同外部世界保持现实联系,不用朝下瞧人。但接近地面的生活也有不足:空气循环减缓、空气换气受阻、阴影和湿度增大、污染也比较严重。因为汽车和柏油马路使空气中饱含甲醛、一氧化碳、氮…… 尤其是三楼,恰恰集结大量的有害物质。 五楼的有害物质就少得多,因为它们开始下沉或水平方向消散。 那么,是不是越高越好呢?高层空气清新、噪声也少、景色也很优美。否! 另一种说法:买高层住宅并不是越高越好.离地面30米左右即9-11楼为空气较污浊的层间是扬尘区.难免集结起有害物质。在街道风的作用下,近地面的污染气流不是平稳移动,而是随气流在高层住宅楼之间的某个区域上下徘徊,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才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因而有一个污染物高密度区域。这些污染物开始主要逗留在9-11层之间。 先说说一般不被购房者尤其是年轻购房者看中的低楼层吧,一楼到三楼,人们通常生活在树冠下,离地面很近,常常能倾听到树枝敲打窗户;要说心理上舒适,这里是最好的;同外部世界保持现实联系,不用朝下瞧人。但接近地面的生活也有不足:一层到三层离地面很近,虽然得到心理上的舒适感,但是低层空气循环减缓、阴影和湿度大、通风不好的楼区污染也比较严重。一般人会认为,三楼是最理想的,而恰恰正是这里集结了大量有害物质。四楼、五楼的有害物质就少得多,因为它们开始下沉或水平方向消散。 现代社会,高楼大厦的住宅,使人有种“一览众楼小”的感觉,高层视野较开阔,空气质量较好,噪音小;自然风大,采光较好,日照时间长,有的朝 向太阳照射达到七八个小时之久。那么,是不是越高越好呢?有人认为高层空气清新、噪声也少、景色也很优美,而这前提是你所居住的小高层周边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你所住的高层的周边没山没水,看到的只是前面楼座 的“后脑勺”,“享受”着城市的各种光电污染能说是景色好?!其实很多住高层想观景的自己却成了“景观”,让对面同等楼层的住户把自己的小家看的通透,真不知这种“景观”让心里能美到哪去,而低楼层却因视线死角及地面树木及低矮建筑的阻挡却具有很好的私密性(这肯定让大家意外,但事实却如此). 再就是高层的空气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新鲜,大大小小的烟囱几乎包围城市,30米以上难免集结起有害物质。8――11层是环境学上所谓的扬灰层,空气中的尘埃、有害物质在这个高度有个停留的过程由于“峡谷效应”的影响,眼下很多小区密集区高层住宅的中间位置有一个“污染物高密度区域”。说白了,这些楼宇的8-12楼之间灰尘会逗留其间,稍事休息,然后再慢慢“叶落归根”,在此过程中,居住者会与灰尘“同呼吸共命运”一段时间后再“吻别”。所谓的“峡谷效应”指的是周边有公交干道或工厂、以及高楼密集的住宅。在街道风的作用下,含有灰尘的气流不是平稳移动,而是在高楼之间的某个区间上下“徘徊”。近地面的污染物随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向下或水平方向 消散。这个“高度”,大概在30米左右。也就是8-12层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