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Sophia英语学校进行了自学习以来的第一次口语测试,测试成绩一出来家长群里就炸开了锅。二三十多年前我们在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压期待下长大,二三十年后我们中大多数的人,又变回了曾经让自己厌恶的父母角色。
从 Sophia上了幼儿园以后,就关注了很多教育方面的公众号。这两年很多公众号里都不断报出孩子因为不负父母高压,用激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案例。作为一位母亲,每次看到这种新闻都万分的痛心。可能是因为生了二胎,内心变的更加的脆弱,经不起这些负面情绪!
当我们都在打着为他们好的大旗,逼迫孩子成龙,成凤的时候,是否知道孩子也在望父成龙,盼母成凤”。
有一个很挫心的事实就是,当今这个社会,孩子走出家门,步入社会的第一块敲门砖不是孩子本身,而是父母,是父母在这个社会的价值体现,你在这个社会中创造的价值越多,你的孩子就越能更早更好的被人看见,反之你创造的社会价值越低,你的孩子也越容易被人忽略。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网络调查,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有多大?如果我来回答,我会说:很大很大。
我先讲一个故事吧:1988年,有两对双胞胎在哥伦比亚一所医院同时出生。结果护士一不小心把两对双胞胎搞混了,两个家庭各自抱了一个别人的孩子回家。20多年后,两对双胞胎都长大了。
Cañas家的William和Wilber,从小在农村家庭长大,长大后都做了屠夫,经营着一个小肉摊。
Bernal家的Jorge和Carlos,从小在城市家庭长大,长大后都发展得很不错,一个成了工程师,一个会计师。试想一下,如果William不被抱错,如果他也在城市家庭长大,现在一定不会成为屠夫吧。
看吧,智商一样的双胞胎,就因为抱错了”家庭,他们就迎来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由此可见,家庭因素对一个精英的诞生有多重要。
讲这个故事并不是说生于贫寒之家,就没有可能成为精英阶层了,我就是想对很多家长说:当我们在要求孩子成为精英的时候,你有想过你自己吗?你想过你的孩子也在望父成龙,盼母成凤”吗?
2017年有一篇小学生的作文刷爆了各大网络平台,刺痛了千万母亲的心。当我看到的时候,还痛哭了一场。
一位小学生在自己以母亲为题的作文中写道:我的妈妈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中年妇女!”文中的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我,这个时候我已经在家做了将近4年的家庭主妇,有谁会知道曾经的我们也拿着高薪,在工作岗位上光鲜靓丽。为了孩子回归家庭,最后将有一天抛弃我们的不仅是社会,还有我们为之付诸一切的丈夫和孩子。
我真的很害怕,有一天我在我孩子眼中也会变成那个除了刷剧,就一无是处的中年妇女”,然后开始重拾纸笔。
我可以暂时没有经济收入,但我不允许自己丧失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终有一天我所积累的都会在某一时刻回报于我。
我身边有一个妈妈生了一对双胞胎,为了双胞胎回归家庭,一个人带一对双胞胎,可想而知有多累。可是在女儿5岁的时候,因为妈妈没有给孩子买她想要的零食,就在超市大声的呵斥妈妈:我就要买,你管不着,反正钱是爸爸挣的,又不是你挣的。”瞬间妈妈的情绪崩溃了,泣不成声。
另外一位妈妈为了自己刚刚上一年级的儿子操碎了了心,付诸一切。有一次在辅导儿子作业的时候,她跟儿子说,他组的词不对,争论了几个回合以后,孩子气冲冲的冲着妈妈大喊:你懂什么,你就上了个小学,什么都不懂,我问阿姨去。”然后就气冲冲的来我家,还在控诉妈妈什么都不会还瞎指挥。
现实真的很扎人,孩子就是父母影子的反射。
当你在责骂他不成材,不成器的时候,他也在嫌弃你没有别人的家长优秀,没有别人的父母努力。
我们总是在要求孩子应该怎样怎样,我们想过自己应该怎样怎样了吗?
曾经看过一个笑话:世界上有三种鸟,一种是笨鸟先飞,一种是嫌累不飞,第三种鸟最讨厌,就在窝里下个蛋,让下一代使劲飞。””有一类家长就特别像这第三种鸟,自己天天玩手机、打麻将、喝酒聚会等等,不去学习提升成长,却整天逼着孩子学习看书。
三流父母发牢骚,一流父母做榜样。做更好的自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也就要陪着孩子一起奋斗,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如果我们自己能成为精英,那孩子成为精英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而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成为精英,又凭什么要求子女去成为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