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不刷牙,一嘴烂牙?5个实用方法教你让娃刷出健康小白牙

很多家长对孩子刷牙这件事特别焦虑,每次都要催好多遍,孩子才会慢吞吞的去做,如果家长偶尔忘记提醒,他们就直接不刷,所以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老早就出现蛀牙的情况,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愉快的接受刷牙呢?希望这几个方法能帮到宝妈。

孩子不刷牙,一嘴烂牙?5个实用方法教你让娃刷出健康小白牙

利用隔壁家饭菜香”效应

生活中不管父母如何说刷牙有多重要,对孩子来说都没有多大效果,不如转换其它途径,比如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里面的情节是一只大鲸鱼的牙齿被木条塞住了,很不舒服,然后其它小动物们就来帮忙,为了把木条弄出来,把鲸鱼的牙齿都给拔掉了,当孩子听到这的时候,就会想到原来牙齿里面有东西是一件糟糕的事情,自然就会主动刷牙了。

利用同伴效应”

当父母不管怎么说,孩子都不愿意刷牙时,宝妈可以告诉孩子他的好朋友某某特别爱刷牙,最好让孩子看到他这位小朋友刷牙的情景,当孩子看到同龄人这么认真的刷牙,自然也就想要刷牙了。另外,家长可以提前为孩子准备一个可爱舒适的牙刷,并且刷毛一定要柔软,不仅清洁度好,还不会伤害孩子的牙龈,孩子用着舒服,就会更加愿意刷牙了。

安排一个易记住的触发器”

宝妈可以给孩子做一个约定,比如洗澡时刷牙,放洗澡水的时候,宝妈可以帮孩子准备牙刷和牙膏,然后放在固定的位置,这个位置要显眼,可以贴上图案用来提醒孩子,这样孩子每次进洗澡间,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就会主动拎起牙刷刷牙。这种触发器”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当狗狗饥饿时,喂养者端出食物,并且摇动摇铃,养成习惯以后,当狗狗听到摇铃就会流口水,所以洗手间的水声就成为孩子刷牙的环境条件。

宝妈

给孩子适当的选择

如果孩子不愿意刷牙的话,可能是他并不喜欢之前的牙具,家长可以把孩子之前的旧牙刷和杯子扔掉之后,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刷牙工具,这样会提高孩子的积极性,慢慢的孩子刷牙的习惯就会养成。这种做法还能让孩子有自主感,比如选择什么图案或者颜色的牙刷,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宝妈可以为孩子提供二选一”的方式。

制造仪式感

孩子比较喜欢受到表扬,所以宝妈可以借此给孩子画一个简单的表格,每当孩子认真刷牙一次,就在表格里做上记号,当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可以得到额外的奖励,这样成就感就会促使孩子养成刷牙的习惯。

巴甫洛夫

其实想要孩子养成刷牙的习惯并不难,只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不要坚持几天就放任不管,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刷牙这件事并不重要,对于习惯养成的认识也不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