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催生听起来好可怕,为什么不能让孩子自然出生呢?让妇产科医生告诉你面临催生的5种情境。
过预产期就要催生?先确认有无这5种状况
产科医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母子均安,所以如果要终止妊娠,准备生产时,都会跟妈妈及家人讨论,如果产科医生觉得把胎儿生下来的好处大于风险的话,就会考虑催生,通常有几个状况会需要打催生。

情况1:过期妊娠
在怀孕37周之后生产,就称为足月生产,而过期妊娠的定义是指,怀孕的周数大于42周。在过期妊娠的状况下,胎盘功能异常的情形可能会发生,因为胎盘主要是供应养分和氧气给胎儿,一旦超过42周,胎盘功能就会开始老化、钙化,导致养分跟氧气没有办法输送给胎儿,加上羊水开始会变少,进而导致脐带压迫,造成胎儿窘迫,甚至胎内死亡的情形。另外大部分胎儿肠胃道在40周之后已经发展成熟,这时胎儿有可能会排出一些胎便,如果胎儿吸入胎便,就会造成严重缺氧甚至呼吸窘迫。
情况2:胎儿过小
在进行超声检查时,会确认胎儿的大小有没有随着周数长大。而胎儿太小的定义是和同周数的宝宝相比,宝宝体重小于十个百分比。在这种状况下,妇产科医生会做进一步检查,若发现胎儿在子宫内生长的状况不理想,则会考虑催生。
情况3:胎儿过大
若之前曾生过体重过重的胎儿、妈妈的BMI大于30,或是妈妈有妊娠糖尿病,就容易有胎儿过大的情形发生,通常超过3500克时,就会提醒妈妈要比较小心。如果胎儿大于4000克,自然产的成功率就会比较低。而且在生产过程中,若胎儿体积过大,容易造成产道的撕裂,或是发生肩难产,甚至提高剖腹产的机率。所以为了避免让宝宝长到过大,医生会视情况判断是否要尝试催生。
情况4:妈妈受感染
如果妈妈已经破水一阵子却都没有阵痛,且引发感染迹象,比如说发烧、肚子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加,白细胞和发炎指数升高,此时为了避免感染情况再持续加重,则会建议催生。
情况5:妈妈有妊娠毒血症或妊娠高血压
最后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妈妈本身有妊娠毒血症或妊娠高血压,甚至合并器官衰竭,比如说肾脏、肝脏的凝血功能异常,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终止妊娠,而催生就是其中一个方式。

催生并不比自然产痛
产程分成四个时段,催生跟自然产的差别在第一阶段的产程。第一阶段分成潜伏期跟活动期。潜伏期从真正有效的宫缩开始到子宫颈扩张至少四到六公分以上;活动期是子宫颈开六公分以上到全开的状况。一般自然产的妈妈在潜伏期时,会不断经历产兆,而住院时机多数会在活动期,一般活动期平均大概一天内就会生了,跟需要催生或引产的妈妈相比,一般自然产的妈妈住院的时间相对较短。
需要引产或催生的妈妈中,有些人是没有经历过潜伏期,或经历的时间不够久,因此会觉得在医院催生的待产时间比较长,而且好像比较痛。子宫收缩一定要有足够的收缩频率和强度,才能让产程进展,因此无论有没有打催生,生小孩所需要的强度、时间是差不多的。平均三公斤的胎儿要通过狭窄的阴道,本来就需要花点时间,只不过需要催生的妈妈在潜伏期没有经历过这种疼痛,所以会觉得比较痛。
需要催生比例高吗?
需要催生的比例不算低,不过主要还是看催生的急迫度,像是39、40周,就是个能再等待或考虑催生的时机。如果医生评估妈妈状况良好及胎动稳定,就可以等到产兆出现,但如果妈妈或胎儿状况不佳就不宜再等。
催生有可能失败吗?
催生失败的定义是在用药或人工破水后,还是没有办法达到稳定的子宫收缩或是没办法到达足够的强度,才叫催生失败。不过现在药物和监测系统都很精准,因此较少机率会失败。
可以打催生吗?小心这四种状况
不能打催生的妈妈通常跟自然产的禁忌差不多。
1.子宫过去开过刀,像是肌瘤切除或肌腺症的手术,或有剖腹产病史,因为子宫有伤口,可以承受的强度跟没有开过刀的子宫相比会较弱,若子宫进行催生或引产在收缩时,会有子宫破裂的风险。
2.有前置胎盘,因为胎盘的位置在子宫颈上,如果强行让子宫颈扩张,会造成血管破裂形成大出血。
3.胎位不正,尤其是横位也不适合催生。
4.产道感染,像是菜花、泡疹等感染,胎儿经过阴道会有感染的风险,也不适合催生。
催生不一定能自然产,还要注意这三个因素

自然产会不会成功,主要考虑这三个因素,第一个是子宫收缩的情况,第二个是胎儿大小和位置,第三个是骨盆腔的空间。若子宫收缩良好,骨盆腔的空间够大,胎儿体重适中,产程就会很顺利,但若骨盆腔非常狭窄,胎儿体积大,催生成功率就会比较低。所以95%成功自然产的初产妇需要花三天的时间,经产妇则需要花两天的时间。而在自然产的过程当中,有时会稍微停滞,有时候会有进展,所以产妇跟家人必须耐心等待,但如果产程一直都没有顺利进展,就会考虑剖腹产。
随时注意胎动,预防过期妊娠
到37周之后,妈妈每周会例行产检,除了量血压、心跳,检验尿液外,也应该观察胎动以及产兆,也就是宫缩、落红,破水的情形。如果产兆没有出现,但胎动都很好不一定要马上催生。但如果胎动和平时胎动相比明显减少,就要提高警觉,提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