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骨黑豆白萝卜汤可以吗
病情分析: 你好。黑豆能和白萝卜牛骨一起煮 。吃了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意见建议:不要吃的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怀孕可以喝牛骨头煲红萝卜和黑豆汤吗?
展开全部
这个是可以喝的,骨头汤营养丰富,胎儿吸收营养会更健康的成长,但黑豆要适量放,不宜太多。
首乌熟地黑豆和牛骨能起煲吗
首乌熟地黑豆和牛骨能起煲
首乌主要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熟地可以补血滋阴,黑豆解表清热、养血平肝、补肾壮阴、补虚黑发
意见建议:一起煮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以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肝肾阴虚、须发早白、梦遗滑精等
首鸟熟地黑豆和牛骨能一起煲吗
首鸡熟地黑豆和牛骨可以一起煲汤喝,因为这些食品互相不相克且营养丰富,口感清香鲜美,里面包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等,乌鸡、黑豆蛋白质含量丰富,有补血补气补肾、增强免疫力的功效,熟地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的作用,它们与牛骨一起煲汤,营养价值更高
牛骨头和黑豆子煲汤怎么做好
黑豆长筋骨、悦颜面、乌须发、延年益寿。牛骨能强筋健骨,合而为汤,鲜香甘润可口,有养肾健骨、暖胃益脾之功,且不寒不燥、温补清润,为男女老少皆宜,尤宜中老年人之用。
材料
用量
带肉牛骨
黑豆
30g
做法
把洗干净的牛骨放入砂锅,加足够的水,发火烧开,加泡过一个小时的黑豆,加几粒花椒和八角,再烧开,转小伙慢慢煲,两个小时就可以喝了!
黑豆炖牛骨髓汤的做法是什么?
炖汤原料:黑豆、牛骨髓、牛肉调料:姜、精盐、料酒牛骨髓骨髓是骨头中的精华,牛髓 润肺,补肾,填髓。主治虚痨消瘦,精血亏损,泄利,消渴,跌打损伤,手足皲裂。 黑豆别名:黑大豆、乌豆、橹豆、马料豆、料豆、枝仔豆、冬豆子、零乌豆黑豆知识介绍:黑豆,有豆中之王的美称,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与黄大豆间种,种皮黑色。黑豆营养分析:1. 黑豆营养全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有活血、利水、祛风、解毒之功效;2. 黑豆中微量元素如锌、铜、镁、钼、硒、氟等的含量都很高,而这些微量元素对延缓人体衰老、降低血液粘稠度等非常重要;3. 黑豆皮为黑色,含有花青素,花青素是很好的抗氧化剂来源,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尤其是在胃的酸性环境下,抗氧化效果好,养颜美容,增加肠胃蠕动。 黑豆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 适宜脾虚水肿、脚气浮肿者食用;适宜体虚之人及小儿盗汗、自汗,尤其是热病后出虚汗者食用;适宜老人肾虚耳聋、小儿夜间遗尿者食用;适宜妊娠腰痛或腰膝酸软、白带频多、产后中风、四肢麻痹者食用;2. 小儿不宜多食。黑豆食疗作用:黑豆性平、味甘;归脾、肾经;具有消肿下气、润肺燥热、活血利水、祛风除痹、补血安神、明目健脾、补肾益阴、解毒的作用;用于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浮肿、风痹痉挛、产后风疼、口噤、痈肿疮毒,可解药毒,制风热而止盗汗,乌发黑发以及延年益寿的功能。黑豆食物相克:《本草经集注》记载有:“黑豆恶五参、龙胆”。黑豆忌与蓖麻子、厚朴同食。
黑豆做法指导:1. 黑豆宜同甘草煎汁饮用,适宜各种食物或药物中毒之人;2. 应用于肾虚腰痛:黑豆100克,胡子鲇(塘虱鱼)1条,杜仲10克,加水适量煮至黑豆熟透,去杜仲,加油、盐调味,一天分2次服。使用提示:每餐约30克
该答案来自梅梅菜谱网官方网站
求问医生...
贫血症一般表现为:发色黯淡、头昏眼花、心悸失眠,甚至月经失调等。此症长期不治,将形成恶性循环,引起免疫力下降,许多疾病也会乘虚而入,健康将受到全面威胁。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贫血症。因此,女性应更加注意日常的饮食保养,以防发生贫血。
1 猪血粥
材料:猪血100克,菠菜250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取猪血放入开水中稍煮片刻,捞出切成小块;再将新鲜菠菜洗净放入开水中烫3分钟,捞出切成小段;将猪血块、菠菜及粳米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粥,粥熟后放入适量食盐、味精、葱、姜调味即可。
功效:宜温热服食,作早晚餐。具有润肺养血、消烦去燥功效,适用于贫血及痔疮便血、老年便秘等症。
2 红枣木耳汤
材料:红枣30枚,黑木耳25克。
制作方法:先将黑木耳拣杂,用冷水泡发,清洗干净,撕成小朵状,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炖煮30分钟,待黑木耳熟烂时,放入红枣和红糖,煨煮至沸,红糖完全溶化即成
功效:补血养血。主治血虚型贫血,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指甲淡白,体虚无力,心悸失眠,头晕目眩者。
3 韭菜炒猪肝
材料:猪肝100克,韭菜50克,洋葱80克,色拉油1大匙。
制作方法:洗净猪肝的血液,切成5毫米薄片,先下锅煮至七成熟,然后与新鲜韭菜、洋葱同炒,并调好味。
功效:益血补肝、明目,适用于血虚萎黄、贫血、慢性肝炎等。
4 羊肉丝炒鸡蛋
材料:羊肉100克,鸡蛋2只,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炒锅下油,爆香姜、葱,投入羊肉丝炒至九成熟,加入蛋清,顺同一方向快速炒熟上碟,佐餐食用。
功效:滋阴养血。主治血虚型贫血,面色萎黄,口唇、指甲淡白,头晕乏力。
5 盐水鸡蛋
材料:鸡蛋2个。
制作方法:取鸡蛋打散,水煮开后加少量盐,煮熟。每日吃两次。
功效:补铁,对缺铁性贫血有疗效。
6 杞果牛骨汤
材料:生牛骨250克,枸杞15克,黑豆30克,大枣10枚。
制作方法:以上材料加水适量,共煮熟烂,调味后服食。每日1次,空腹食用,连服30天。
功效:补气血,益肝肾。主治属气血亏虚型贫血,产后失血过多,面白唇淡,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盗汗,午后发热者。
7 杏仁苹果豆腐羹
材料:豆腐3块,杏仁24粒,苹果1个,冬菇4只,精盐、菜油、白糖、味精各少许,淀粉适量。
制作方法:将豆腐切成小块,置水中泡一下,捞出。冬菇洗净,切碎,搅成蓉和豆腐煮开,加上盐、白糖,用淀粉调芡汁,制成豆腐羹。杏仁用温水泡一下,去皮;苹果洗净去皮切成粒,同搅成蓉。豆腐羹冷却后,加上杏仁苹果糊、味精搅匀,做成杏仁苹果豆腐羹。
功效:此羹富含蛋白质和铁质,对贫血有预防的作用,常食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8 当归羊肉汤
材料:当归30克,生姜50克,羊肉150克。
制作方法:将羊肉、生姜分别洗净,切片,与当归同入锅,加水2碗,煎煮30分钟。加盐、作料少许调味。
功效:补气益血,祛寒止痛。适用于产后气血不足所致发热、自汗、肢体酸痛等症。
9 菠菜鸡蛋汤
材料:菠菜60克,鸡蛋2个,姜丝、盐各少许。
制作方法:将菠菜洗净后切成段,用沸水煮,水再开后放入姜丝和盐,打入鸡蛋再煮。
功效:补血健脾。主治血虚型贫血,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口唇、指甲淡白,神疲乏力,舌淡,脉细者。
10 首乌鸭血
材料:鸭1只。
制作方法:取鸭血,加适量水与食盐,隔水蒸熟。调入首乌酒(黄酒亦可)30毫升,再稍蒸后服食。每日l剂,空腹食用,5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血养血。主治血虚型贫血,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口唇、指甲淡白,舌淡,脉细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