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不爱玩,家长害怕他孤僻,专家:也可能是他智商比较高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阶段特点,而这些阶段特点往往是很多家长判断自己孩子健康与否的主要依据,但是有时候的观察未必是能真实反映孩子的情况。不爱玩,是有些孩子的特质,但是却让很多家长担忧起来,生怕自己的孩子太孤僻。然而,那些不爱玩的孩子,很可能是存在早熟现象,有智商偏高的因素。这样不是好事吗?小编觉得不爱玩的孩子可能在未来的生活上面临以下问题:

孩子不爱玩,家长害怕他孤僻,专家:也可能是他智商比较高

1、易出现社交困难

由于不爱玩,这类孩子更倾向于宅在家里或者专注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使得很多社交机会都被忽略。而缺乏社交经历的孩子极容易在未来社交中碰到问题,导致孩子受挫于社交,甚至止步于同伴交往,形成孤僻的性格。

2、易出现极端行为或思想

少接触外界的孩子,在很多想法上都比较异于常人,主要原因是没有经历和缺乏参照物。不爱玩的孩子恰巧属于这类人,偏执于某个领域或某一点,极易忽略了环境的联系,周边的变化。现实社会是联系的社会,在忽略环境或周遭的人群就易走向极端,如思想的极端和行为的极端。

3、影响同伴关系的建立,不利于社会化

不爱玩的孩子,可能由于心智发展的超前,容易不削交往。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智商高的孩子大多不喜欢社交,他们往往更倾向于独处,不只是因为无用的废话会占用太多时间,更主要的是,没人配得上。当然,孩子的自视甚高并非是一种傲慢,而是一种曲高和寡的无奈。而社交的价值往往在于情商,不在智商。

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引起关注。关注的同时不失矫枉过正,而更多地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家庭环境、生活圈子、教育方式以及陪伴形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时候需要父母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开导,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圈子。

1、父母应该主动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如果父母不和睦,经常争吵,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温暖,心灵受到创伤,就会因此而沉默寡言、闷闷不乐,性格渐渐变得孤僻。因此,父母应给孩子创造一个和睦、融洽、民主的家庭,让孩子真正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体验到家庭的欢乐。

2、拓展孩子生活圈子

当前,由于家居条件、家庭结构等原因,父母常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孤僻。父母应让孩子从自我”的小圈子走出来,让孩子多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耍、游戏、生活。

有必要利用节假日、业余时间带孩子到游乐园、动物园、公园等场所玩,带孩子去串门、走亲戚,减少孩子对不同人、不同情境的陌生感,增强其交往需要与兴趣,形成活泼、开朗大方的性格。

3、正确引导孩子和外界友好相处

这个外界既指外人,也指外物。遇到熟人,主动打个招呼;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主动伸出援助之手;遇到陌生人,也可以给一个大大的微笑。对于身边的大自然的生命,也要给予积极的、充满爱的关注:小狗可能迷路了,我们带它去找主人吧”小树被风吹倒了,我们将它扶起来吧”小鸟的腿受伤了,我们给它包扎一下。”拥有一颗友好、善良、真诚、开放的心的孩子很容易和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别人也会很乐意和她交往。

4、丰富课外生活,增强体质

孩子性格孤僻与体质弱密切联系。孩子体质弱,就会缺乏活动的耐性和持久性。这样就容易被同伴奚落和蔑视,处于这种状态的孩子会采取回避社会、回避人际交往,用孤僻来保护自己。

所以,家长应多带领孩子投身到大自然去,去旅游参观、登山攀登、游泳、锻炼等。一来可以培养孩子勇敢、乐观的精神和持久性,二者可以增强孩子体质,使孩子能够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同伴间的游戏、体育活动。

孩子的性格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多的是长期积累养成的习惯问题。多陪伴,多沟通,深刻体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对症下药,将不好的习惯扼杀下萌芽上,让好的习惯引领成长,最终能在事业和家庭上取得圆满成功。而不是绝大多数家长一样,长期疏忽孩子,因为给予好的条件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