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歆小迪
01
最近,儿子幼儿园班上的乐乐妈妈与老师闹得很不愉快。
事情是这样的,乐乐每天早上迟到,吃不上早饭,为此,乐乐的妈妈和老师都有怨言。老师觉得孩子不遵守纪律,给别的小朋友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乐乐妈妈则觉得孩子每天都不在幼儿园吃早饭,幼儿园也不给退饭费,还这么多事。
一次,我和乐乐妈妈聊天,才得知乐乐迟到的原因。
乐乐每天晚上不到12点不睡觉,孩子睡这么晚第二天自然起不早,每天9点多才勉强起来,匆忙收拾好赶到幼儿园。

我纳闷:那为什么不让孩子早睡呢?”
乐乐妈妈说:哎,你不知道,我家乐乐属夜猫子型,到晚上更精神,一点都不困,只能陪他玩了,玩累了才睡。”
原来,乐乐妈妈有个误区,认为孩子玩累了就会很自觉地睡去。但其实,睡前太过亢奋,不仅很难入睡,而且也不容易进入深睡眠,睡眠质量不好。因此,不论小孩还是大人,都不要等困了才睡,而是要在规定时间内必须睡。
要知道儿童晚睡的危害不仅是影响第二天的起床这么简单。有研究表明晚睡会影响孩子身高、神经系统及智力的发展,甚至还为将来发生肥胖及心血管疾病埋下种子。
02
前段时间,朋友为儿子的身高自责,愧疚不已,扰的夜不能寐。
一天,她去接儿子放学,儿子一路上闷闷不乐,追问后才知道同学给儿子起了个外号,叫小不点”。朋友和她老公的身高都不矮,一个1米69,一个1米8,孩子却是班里个子最矮的,为什么儿子没有遗传他俩的优秀基因,这让她想不通。为此她带儿子到医院做了检查,医生的话让她后悔不已。
医生说:孩子的身高70%取决于父母基因,30%取决于后天。而这30%的外在因素中,睡眠对身高的影响最大,你家孩子是不是经常晚睡?”
朋友自责的点点头,他们俩有熬夜的习惯,经常不到12点不上床,孩子自然也养成了晚睡的习惯。

医生解释,因为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主要在晚上进行,分泌得越多,就越有助于长高。生长激素分泌最多的两个时段,分别是21:00—1:00,5:00—7:00。不过并不是一到晚上9点,生长激素就开始按时大量分泌,它的大量分泌必须有个前提:只有在深度睡眠时才会发生。而人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时至1小时,才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所以,如果9点的时候,孩子还没上床,或者已经上床但并没睡着,又或者已经睡着但还没进入深睡眠状态,那么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孩子的身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傅君芬教授参编的《小儿生长与发育》、《小儿生长发育诊疗室》书籍中提到她帮儿子长高的经历。
因为她本人身高一米五几,所以很担心儿子的身高,她又是这方面的专家,知道睡眠对儿童身高的重要性,因此格外关注儿子的睡眠。
小学时,她要求儿子晚上8点必须上床,最迟不能超过8点半,早上7点至7点15起床。
初中时,儿子住校,学校8点半熄灯,他也差不多9点不到就睡了,早上7点15起床。
读高二时,她儿子身高已经176厘米,长得很结实,是学校足球队队长。

我国最新一项研究针对6到18岁儿童青少年、随访长达十年的代谢综合征研究”的结果,在权威国际期刊发表。研究发现,儿童的肥胖和超重与睡眠密切相关,儿童睡眠缺乏影响体内瘦素水平。
2004年,研究者在北京地区筛选出4500多名儿童,对他们从儿童到成人阶段进行了长达10年的深度临床随访。研究发现,儿童睡眠缺乏可引起体内瘦素水平改变。瘦素是一种通过中枢发挥控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及减重作用的蛋白。
儿童睡眠时间每天少于8小时,与瘦素水平关联的基因位点对儿童肥胖的影响非常强。儿童尤其是12岁以下者的睡眠时间应至少保持在9小时以上。
对孩子来说,因为自身管理能力的不足,以及课业的压力等外界原因,更容易出现晚睡的问题。因此需要家长协助培养,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03
既然孩子早睡对孩子成长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孩子早睡的好习惯呢?
1、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表姐家住二楼,一楼商铺开了个麻将馆,晚上是最热闹的时候。孩子与奶奶在楼上睡觉,表姐两口子在楼下招待客人,楼下嘈杂的声音,明亮的光线,让在楼上睡觉的儿子难以进入睡眠状态。即使睡着了,也会被楼下麻将的碰撞声,人们的说话声吵醒,孩子每天都是睡眼朦胧的去上学,成绩一直上不去。
有一段时间,我和老公喜欢在床上聊天,谈谈各自的工作,说说孩子的教育,儿子听我们在说话,总是要参与进来,不知不觉就睡晚了。
因此,要想让孩子按时睡觉,作为家长首先不要熬夜,并为孩子营造安静的家庭氛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上床后不能聊天,不能玩玩具,更不能玩游戏,床只能是睡觉的地方,这样孩子才会按时休息。

很多妈妈抱怨,一到晚上,孩子就兴奋不得了,一遍遍的催,就是不睡,真是愁死了。
这都是因为没有给孩子建立睡前程序”,孩子没有时间概念,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家长要给孩子制定一套睡前流程,比如几点开始刷牙、洗澡、讲故事、亲亲、说晚安等,时间久了,孩子知道做完这些事情我就要睡觉了。
形成一套固有的睡前程序,有助于孩子更清楚的知道下一步做什么,哪一步程序完成后就应该睡觉了,这样更有助于孩子尽快入睡。一旦形成习惯,孩子也会愿意配合,而且他自身也会自动调整到程序的状态。

同事做法就很好:她与女儿定好了每晚睡觉前讲两个故事,讲完故事就说晚安睡觉。她还告诉孩子,天上有个故事精灵每晚专门来聆听她们的故事,听完故事才去睡觉。如果女儿那天不肯去睡觉,她就说咱们还不讲故事睡觉,那故事精灵就到别人家去了,然后女儿就赶紧爬上床等着听故事,听完故事还和故事精灵说晚安”。
这个方法一直在用,并且一直有效。到后来,就算不提故事精灵,只要一说该睡觉了,孩子就上床睡了,显然已经养成了好的作息习惯。
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会自动发展出来,需要大人协助养成。到了睡觉时间孩子还不想睡,大人需要多用一点心思,准备一个固定的上床睡觉仪式为他们养成习惯。像是讲床边故事,安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不需要闹到筋疲力尽才睡着,而是能够满足地睡去,第二天早上自然地醒来。这才是孩子的理想作息模式。
3、白天别让孩子睡太多有的孩子之所以晚上睡不着,很大原因是白天睡得太多了。
上周一,正在上班的同事晓静忽然晕倒了,怎么都叫不醒,大家立马叫了120, 医生检查后发现心脏骤停,打了强心针才度过危险。
原来,晓静的晕倒是由于长期熬夜所致。晓静有个两岁的孩子,白天都由70岁的奶奶带,奶奶年纪大,嫌孩子吵闹,所以总是哄孩子睡觉。导致孩子晚上就很兴奋,夜里2-3点还不睡,总让妈妈陪着玩,硬是把妈妈熬倒了。
因此,为了保证孩子晚上的睡眠,白天要控制他的睡眠时间,不要让他睡太久。一般来说,午睡1-2小时就可以了,太长时间的午睡会影响孩子夜晚的睡眠。午睡也要在12点或1点,不可以在5-6点再睡,白天的时间要尽可能的让孩子参与户外运动,加大运动量,多多消耗体力,晚上睡的更香。

关于生物钟的问题,这是一种可以塑造的习惯。而父母应当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叫醒或是让孩子入睡,来养成规定作息的习惯。 良好的作息并非能一日养成,过程很是长久,所以需要家长长期坚持。
我们都对孩子有各种期许,但没有一个健康身体一切都是空谈,而良好的生物钟,就是孩子收获健康体魄的最大捷径。
作者简介:歆小迪,80后职场妈妈,食品科学硕士,国家二级营养师,儿童早期教育研究者,微信号:xindi1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