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对待孩子的错误或者不认真,请委婉的批评 家长不接受老师对孩子的批评

本文由羊羊谈孩子成长原创首发,禁止转载

给位读者大家好,我是羊羊,很高兴和大家见面。父母对孩子学习马虎而导致的错误,总是习惯的顺口说出一下伤害孩子的话,悄然的在孩子心中埋下了隐患,父母要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父母应如何对孩子讲话。

对待孩子的错误或者不认真,请委婉的批评

这周六,晚饭后,我们一家三口都在客厅看书。曦曦看《小王子》,我看《追风筝的人》,曦爸看《达·芬奇密码》。曦曦读起来有滋有味,我和曦爸都感到特别欣慰。曦爸有时候对曦曦要求很严格,尤其是在检查曦曦作业的时候,每次看到错题错字,总要叮嘱几句,还会不由自主地说一些否定性言语。诸如,要认真,你看你又马虎了”这么简单的字怎么还写错了”你理解力怎么这么差,这道题这么简单”怎么这么磨蹭,半天了才写完作业”……我理解曦爸的心情,他是多希望曦曦优秀啊。我有时会提醒他,他也会自觉改正,但有时还是会不自觉地唠叨。

家长不接受老师对孩子的批评

曦曦是非常不喜欢爸爸的负面语言的。有时他会着嘴,挨在我旁边。每当此时,曦爸通常的做法是,因自己的无心之过而向儿子道歉,曦曦就笑眯眯地原谅他。但有一次,当曦曦又听到爸爸对他的负面定义时,便跟我说:妈妈,我是不是真的笨啊!”我的儿子很聪明,这点我是有信心的。”但是,妈妈,我们语文老师说我缺少悟性。”我听了,就对他说,对于这些下定义的话,我们是要做出一些判断的,不能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来,我们一起来判断一下你爸爸和语文老师的话是不是准确的。

我拿起曦曦的作业本,和他一起分析错题。我们发现,有些问题做错的确是因为他马虎了,但马虎是可以通过很多方法避免的,比如注意力集中一点、仔细审题等,所以不能归咎为不聪明。而老师说他缺少悟性,则是针对他对古诗《一去二三里》的理解。我让曦曦闭上眼睛,然后给他绘声绘色地描述古诗的意境,曦曦兴奋地睁开眼睛,大声说:原来是这样啊!妈妈,老师讲课那会儿,我们班秩序有点乱,我座位靠后,所以听得不清晰,也就不太理解。”通过分析,我使他明白了:老师下的定义也不一定准确。我还告诉曦曦:有时候大人们说的话也会很危险,如果哪次你发现了有人说话很危险,你就告诉妈妈,咱们一起来分析。”曦曦满意地点点头。

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收到来自外界的诸多定义。有时候,这些话是鼓舞,是积极的肯定言语,但有的时候,我们接收的是消极的否定性言语。无论是哪种定义,我们都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尤其是对于那种错误的否定的定义,必须尽可能地消除它所产生的不良情绪。

如果哪位爸爸妈妈经常有下定义的毛病,那就要注意了。有时候爸爸妈妈的话也会很危险,爸爸妈妈可以尝试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来抵消那些危险的话语。我在开家长会回家的路上曾听闻一对母子的对话,深有感触:那个孩子说,老师把他安排在最后一排,老师太偏心,不注意他。那位妈妈听了儿子的话,就说了一些善意的谎言,告诉儿子:老师早就注意到你很聪明,不过老师想让你帮帮那些基础不好的同学,所以把你分到了最后一排。”孩子对这个答案感到很满意。我想,接下去,这个孩子不会有自卑的想法了。

​还有,爸爸妈妈要鼓励孩子分析别人的评价,做最好的自己。自我认知贯穿于人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孩子们从懂事起,就开始不断追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生命的本源问题。他们在一次次反思中,开始了解自己。这是一个漫长并且有点艰难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借助来自成人以及小伙伴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由于这些评价褒贬不一,因此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形成错误理解。在一段时间里,错误的认知很可能影响孩子对人生、未来的感知。妈妈有必要帮孩子分析来自别人的评价,以此为自己确立一个正确的坐标。

比如一个小孩子,他从外界得到爸爸妈妈及其他疼爱他的长辈的肯定评价:真漂亮!”是个好孩子!”好聪明!”而在老师和同学那里得到的是否定评价:你很笨!”淘气包!”多动症!”此类情况下,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些评价,发现问题所在。很快,爸爸妈妈会发现孩子和家人相处愉快,而在学校里确实存在捣乱、不好好学习等问题,但笨”和多动症”是子虚乌有的。发现问题之后,就要积极解决问题。而爸爸妈妈最终给孩子的最好建议是一—告诉自己:我不笨,我很聪明,只是别人没发现。我没有多动症,但我需要好好听课,尽量不打扰别人的学习。”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今天就聊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转发,点赞,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