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树屋的时光,树屋的时光可以帮助你了解与孩子的沟通以及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本文篇约1000字,阅读时长约2分钟。
宝宝不爱吃东西,边吃边玩,喂一顿饭,得花上一个多小时”
才一口饭菜,却含在嘴巴里一、二十分钟,不肯吞下去”
相信许多家长都会有类似的困扰,孩子吃饭速度特别慢,担心营养不够,影响发育。

专家解释,幼儿的饮食习惯是可以被训练的。所以父母需要接受并尊重每个孩子在吃”上面的差异,鼓励孩子去吃对的”食物,塑造愉快地吃、营养地吃的氛围和环境。
如果爸爸妈妈因为忧虑宝宝太瘦、长不高,或是赶着上班、做家务,而强迫孩子吃”,甚至打、骂,可能让孩子将吃与担忧、焦急、害怕等情绪混杂在一起,反而不利于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

临床心理专家指出,吃是人类原始而直接的需求,从婴儿期的喝奶开始,除了为生存、满足饥饿的需求外,吃”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时刻,只有处于轻松、平静愉悦的心情下,才能自然地去吃,大人小孩皆是如此。
那么父母要如何塑造用餐的氛围呢?孩子应该和家人一起用餐
首先,孩子应该和家人一起用餐,因为吃饭是家人一起的活动,一起用餐,才能让孩子学习从感受到饥饿-看到食物-想吃-吃饱”饮食完整过程,孩子才会在喂养及分享食物过程中情感交流。
但是许多家长会习惯先喂饱孩子,然后自己再随意、仓促地吃饭,觉得填饱肚子就好了,这会让孩子以为喂自己吃饭”是父母的事或工作,自己只需要张开嘴就好,如果不想吃、心情不好,就不吃了或者磨磨蹭蹭地吃。

了解宝宝的饥饿程度,掌握食物爱好
家长应该在孩子饥饿时,端出正确的食物,让孩子很自然地吃东西。因此,家长应该观察孩子的饥饿程度,及掌握孩子对于食物的爱好,包括味道、软硬度,所谓正确的”食物是指对孩子的营养和成长有帮助的食物,在孩子爱好的基础上均衡营养,效果更佳。

吃饭要有一定的仪式感”
吃饭也应该有一定的仪式,例如吃饭时,固定位子、不要边玩玩具、看手机。吃饭时间结束了,就将食物收起来,两餐中间不要给零食等,这些都是会让孩子感到”饿,然后好好地吃饭的方法。

良好饮食习惯还包括:饭前一小时不要给孩子吃零食甜食、饮料等食物,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每个孩子对食物的喜好、食量的多少、进食速度的快慢,均各自不同,家长不要盲目强迫孩子在短时间进食,以免出现反效果。
如果您喜欢树屋的时光,请您关注我。欢迎对文章内容进行评论,一起探讨对于家庭教育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