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你怎么这么小气呢?孩子太“独”,四步破解 孩子太小气怎么办


你给XXX分享一点呀,你有那么多,你怎么这么小气呢?”

每个带娃的家长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体会,或者经常见到这样的现场。

每个父母希望自己家的娃成为会分享、大方、谦让的娃娃,更有一些家长几乎整天把分享”挂在嘴边。

孩子太小气怎么办

可有一个问题,孩子跟人分东西,就真的懂什么叫分享吗?

事实是,3岁以前,孩子的独”与道德、品行没什么关系,而且直到孩子上小学以后才真正理解分享”的含义。


你怎么这么小气呢?孩子太独”,四步破解


2岁以前的孩子,都会坚决维护自己的东西。如果别人要拿,会非常生气,使劲抱着不放,当家人关心其他小孩时也会很嫉妒,最明显的就是他爸他妈去抱别人家孩子时,孩子护怀”,就是典型的不愿意别人抢走了父母的怀抱。这个时期,孩子正处于自我中心”发展阶段,他们只知道我”、我的”,分不清你”、我”、你的”、我的”,基本上无法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感受。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分享,完全是因为大人的需要。从2岁之后,小家伙慢慢能区分你”、我”的概念了,对物权的理解也越来越清晰;随着他们社交行为的增加,在交往中逐渐体验到独占的局限和分享的益处。于是就可以看到,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玩具给同伴玩,或者把自己的食物分一些给其他小朋友,当对方接受时会感觉很满足、很高兴。等到孩子4-6岁的阶段,他们逐渐开始进行真正的分享,直到小学低年级开始,分享才会越来越普遍。


分享,不是被人逼迫、执行命令,不是做表面功夫,让孩子学会分享,需要一步步的引导。第一步,要确保分享的物品足够多。特别是吃的,数量越多,孩子越容易分享。让孩子知道分给别人以后,自己还有。如果只有一两颗糖,别说孩子,我都不一定舍得分。第二步,让孩子知道可以交换、轮流、一起玩。一个玩具,相互交换,或是轮流玩,最后,玩具还是好好的,该是谁的还会回到谁手里。一个大型设施,排排队、轮流玩、一起玩,最后,大家都很开心。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在家也要记得分享。在家里,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的物权,不要当孩子小就可以不尊重他。拿孩子的东西先说一声,无论谁在用,最后都要还给孩子,这样孩子才敢分享;平时在家,父母还要有意识地在孩子面前主动分享,吃水果时主动招呼其他家庭成员。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因为爱孩子就把好东西都省给孩子。如果孩子主动分享,一定要接受并表示感谢。第四步,多让孩子感受分享的快乐。孩子做得好,一定要说出口,把行为描述得越具体越好,你能把自己最喜欢的小汽车借给弟弟玩,真是很大方,妈妈真高兴 ”,你看,得到你分的糖果,小朋友们好开心啊,原来你是在分享快乐呀!”。


自我中心

分享是自愿的。如果孩子没准备好,耐心劝了还不行,不要强迫。只有自己的所有权被尊重,孩子才能学会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当别人拒绝分享的时候,孩子就能够理解那是别人的东西,别人有权分享或是不分享。如果别人分享了,我们要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