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则《生命时报》的新闻,说加拿大的一项研究显示,冲泡茶叶包时会有数十亿颗塑料微粒进入茶水中,原因是茶叶包中使用的塑料成分在高温下会加倍释放。还好,我似乎没喝过几次这种化纤茶叶包的茶水,要不然那么多塑料颗粒进入到体内该如何消化呢?

可是有一件事我一直比较担心,那就是孩子会比我们成人有更多的机会摄入塑料微粒,并且存在他们体内更长的时间,造成更多不可获知的健康风险。虽然,这种健康风险可能在他们的整个童年都不会出现,或者不被我们察觉。

而且有一点是不可忽视的:塑料中的BPA也就是双酚A等物质,不仅有引发儿童性早熟的风险,还会可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破坏他们的认知功能,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专注力的下降,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能力。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一开始写作业不是要吃东西,就是要上厕所,每次写作业都花样百出,家长陪孩子做作业简直就是一场持久战,也许这就是你的孩子接触了太多的塑料,损伤了他们的大脑的一种表现。

那么生活中,孩子都有哪些途径可能接触到塑料危害呢?
首先,几乎每一种瓶装水中都含有塑料微粒,更不要说各种塑料包装的饮料了,还有各种塑料包装的小食品中,也会有部分塑料残留。
还有就是尽量不要给孩子点外卖,因为包装袋和餐盒中的塑料会随着事物进入体内。
再有就是日常接触的各种塑料玩具,孩子玩完后要尽快洗手。
还有就是孩子的日用品中,比如牙膏、沐浴露中也有可能含有某些塑料成分,在选购时需要注意看成分表。
那么,是不是做好这些我们就能避免塑料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了呢?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我们的空气、土壤、水源、食盐中也都存在着各种塑料微粒,这些塑料可能就是你随手扔掉的一个塑料瓶或者垃圾袋慢慢分解而来的。
在塑料被发明的后的100多年里,它已经完全占满了我们的生活,在享受塑料带来的便利时,我们似乎忘记了它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我们都想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我们更应该不要让孩子输在塑料线”上。
如果你一直找不到环保的理由的话,那么为了孩子,请现在开始你的环保生活吧,否则比你陪伴孩子更久的将会是塑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