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一写作业就犯困?父母善用“目标法则”,收获上进“乖宝宝”

今天提前下班想错过高峰期就早早的去学校接十安放学,在校门口等十安的过程中,为了打探一下民情就和一些家长很自然的聊上了。

也不是谁起的头,大家开始将将话题从寒暄转向了吐槽孩子学习上的一些坏习惯,其中引起共鸣的是关于孩子写作业时候的一种状态。

按家长的原话来讲,自家的孩子拿起书本,就像是被念了紧箍咒一样,双眼皮根本就睁不开,一秒钟就能睡着,只要一说不写作业立马就精神了。

那感觉就像是作业是效果最好的催眠药一样,一部分家长开始心疼孩子吐槽作业多,一部分家长则责怪自己孩子不懂事不体谅自己工作的辛苦不珍惜学习的机会。

但是到最后父母们都开始转为担心了,担心孩子现在不吃学习的苦,日后就要像自己这样吃生活的苦,如果现在孩子不好好打好基础以后怎么有机会考上好大学改写自己的命运呢?

不过现阶段不少孩子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都会感觉到厌烦,明明有些孩子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看画本,还喜欢读寓言故事,为什么小学之后对学习就失去了兴趣,甚至还会觉得非常的厌倦呢?

孩子一写作业就犯困?父母善用目标法则”,收获上进乖宝宝”

孩子为什么会一写作业就犯困呢?

一般来讲如果出现犯困则是说明孩子的身体处于一种缺乏睡眠的状态,这个时候在写作业的时候孩子出现打瞌睡的现象,则说明在孩子的大脑中写作业这件事不重要或者说重要性远在补觉之后。

但是如果孩子在每天的睡眠都很充足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一写作业就犯困则说明孩子在潜意识中厌恶学习和写作业,为了逃避孩子的身体做出了犯困的反应来抵制”学习。

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厌学症”最初的表现,不仅仅是孩子包括我们成年人或多或少都有轻微的厌学症”

这是一件很普遍缺正常的事情,因为大脑拥有与生俱来的惰性,所以孩子们在接受新的知识或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会产生一种负面的抵制情绪。

如果家长忽视或者是引导的方式不当,严重的会导致孩子对生活中的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甚至还觉得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慢慢的这种负面的情绪就会演变成厌学症”。

到后面孩子就会做出很多更明显的逃避学习的行为。例如直接在上课的时候睡一觉或者是直接旷课,不按时写作业等等。

而且厌学症也有自己的特征,如果孩子们在这些方面均有体现,那么就说明自家的孩子,已经得了厌学症,家长一定要重视。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就像无头苍蝇没有目标

小学阶段的孩子厌学的最明显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就像是无头苍蝇一样乱飞,只是知道简单机械的接受老师或者是家长灌输的知识。

对学习没有保留原始的好奇心,也不明白学习的意义,没有目标也没有动力。

十安的班上的一个同学就是这样,完全没有十安他们这年级该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用十安的话来讲就是作业直接用抄,考试用瞄”

正常来讲小学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很旺盛,只要家长加以引导便可将孩子的好奇心”转换成学习的动力”

好奇心

一提到学习就非常的冷漠,而且相当消极

厌学就会产生很抵触的情绪,那么学习的过程当中就会相当抵触,对于这样的事情,自己也特别不喜欢。如果孩子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十分抵触,对所有的事情都很关心,唯独对学习产生了极度的厌烦感。

如果在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都在逼迫孩子去学习,就会激起孩子内心的反叛情绪,要么就是跟老师对着干,要么就是和家长顶嘴耍脾气。

消极情绪

意志力不坚定,受挫就想要放弃。

孩子们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当中,一定会碰到难题之前,好不容易突破了困境,碰到了新的领域之后,接二连三的失败,让他们渐渐的对学习,充满失望,没有信心。原本孩子的受挫能力就很差,意志力再不坚定,很快就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厌烦,渐渐的学不下去习。

而且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在教育的时候,也要注重方法,原本内心就极度不安,还特别的难过,受到一点挫折就想放弃的孩子,更需要家人的鼓励和支持,如果没有做到的话,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

消极情绪

孩子的厌学症”如果没有受到正确的指引,就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甚至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弊端。开始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

厌学之后,孩子心目当中的厌学感逐渐上升,影响到他们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原本喜欢的东西也会觉得特别讨厌,甚至会相当烦躁。原本喜欢踢足球,可是生活当中每天都学习,一直产生烦躁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原本喜欢的事物,进入到自我封闭无法走出来的状态。

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之后,孩子也没有办法去释放内心的消极情绪,脑海里全都是一些坏的想法,甚至会容易让孩子走向极端。

寓言故事

对心灵是一种摧残。

如果孩子厌学,在学校里每度过一分一秒,对他们来说都是相当的煎熬,在课堂上需要做40分钟。别人可能在专注的听课,自家的孩子除了在上课的时候溜号之外,就是借助这样的方式去打发时间,看着满黑板的题,又要应对老师,渐渐的就会很烦躁,对心灵也是一种二次摧残。

总的来说,如果厌学症不得到控制的话,还是在消极情绪会越来越多,进而让孩子陷入一个死胡同。

甚至还容易做出极其极端的行为,为了更好的保护他们不出现厌学症,家长可以利用目标法则,去应对这样的情况,更好的帮助孩子走出消极情绪。

寓言故事

什么是目标法则?

简单的来讲就是先制定一个目标,不断的给心里一个暗示,告诉自己可以做得到,慢慢坚持下去的话就会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内心越坚定,周围的环境因素影响就会越小。

比如让孩子每天学几个成语,并且利用这些成语造句。当然学习或者是记忆的程度,要根据孩子的天赋来决定智商高,可以多记几个,主要是确定这个目标,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就可以对他们来说不会太难,也不会太容易达到。

时间长了一直坚持这样一个习惯,自然而然的就会更主动的去学习。有目标总比孩子漫无目的的学习要好,想要解决问题的话,还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会去找方法,这样有目的的学习就变得很有乐趣。

更好的利用目标法则,就可以让孩子轻轻松松的应对厌学情况,如果孩子不会的话,家长也可以从旁指导,分步进行就会让他们重拾对学习的乐趣。

消极情绪

引导孩子为自己制定小目标。

其实制定目标一点都不简单,好的目标,合理的计划可以让孩子拥有动力,甚至知道该往哪个方向继续前进。

无论做什么自然就会找寻方法,不过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也要根据孩子的综合能力,找到最为合适的目标,一定是他们可以做到的。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在平时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给自己阶段性的指定小目标,可以是坚持连续5天早起或者是坚持一个星期每天学习15个新的词语等等切实可行的。

只有孩子努力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获得正向反馈的目标,才会去激励孩子继续会制定下一个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

厌学症

知道为什么要制定这个目标

孩子制定完目标之后,也要明白为何会选择这个目标。这样的事情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当孩子迷茫时,如果能够知道自己选择目标的理由到底是为了什么,就会为了这个理由而去奋斗,而且会越来越清醒。

有了目标有了理由,孩子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会更有冲劲,甚至专注度要比以往还要高。

想要达成目标该怎么做?

既然找到了目标,那么就需要先明白想要达成这个目的,需要做些什么,条件是什么。

比如说前面提到的,如果孩子想要连续5天早起,那就需要孩子每天晚上早点入睡,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充足的睡眠下完成自己的目标。

一定要作出承诺,达到目标才算罢休

在做某些事情之前,要先让孩子作出承诺,如果没有达到目标该怎么办?这样家长在孩子要放弃时,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承诺来约束孩子,一定要坚持下去。

一是要让他们继续学习,二是要告诉孩子必须要信守承诺。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更有动力坚持下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解决了孩子厌学”的问题,还能间接性的培养了孩子诚实守信的习惯。

寓言故事

提前罗列出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孩子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会经历很多的阻碍,先提前将这些困难罗列出来,之后才能更好的做准备。

在制定完目标之后,必须要温和而坚定的执行,要给孩子设一个限度。比如说孩子自己提出一个时间,多长时间能完成,如果不完成的话将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当然一切都要在安全的前提之下进行,父母切不可过头。

基本上通过这些步骤就可以一步一步的帮助孩子突破困境,重新学习,改善孩子的厌学情绪,收获一个上进的乖宝宝”。

父母在一旁监督,也要起到正向引导的作用,可以观察孩子的进度,如果有好转的话可以适当的表扬,如果有松懈,家长也可以及时提醒。

厌学症

育儿路上十安妈咪相伴,小学阶段教育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