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育儿反思日记,记录我和轩宝的故事,记录越详细,反思越深刻。
(1)
一天早上,6点15分左右,轩宝就醒了,本来想着让他再睡会儿,到7点20左右起床,然后去幼儿园。
没想到他翻来翻去,到6点40多还没睡着,然后就蹭过来趴在我身上。当时我身体很不舒服,对轩宝说:妈妈不舒服,你躺在床上好吗?说完我就把他的腿挪开。
他不愿意,又来了2次,我就又挪开并且严肃地和他说了:我不舒服,你不可以把腿放我身上。”这时,他好像有点不高兴,就拍我了一下。
我当时就生气了,也拍了一下他的屁股,并说:你在干嘛?”我知道他没睡醒,开始有点作了。

随后又说:刚才你拍我了,我不开心。现在怎么办?你想一想,我起床去洗漱了。”
我刚下床,轩宝说:妈妈,对不起!你先去洗脸,我一会儿想好了再给你说。”
好的。”
(虽然知道儿子为什么作,但并没有共情他,也没有回应他的感受,只顾表达我自己的感受了,所以才有后面继续发生的事。)
突然想起《小王子》里说的:大人们不懂得小孩子的心思,还不如我们小孩子呢。”
(2)
到了7点10分,轩宝自己穿衣服起来,跑去问奶奶早饭吃什么,奶奶说白米燕麦粥。轩宝一脸不高兴,用命令的口气说:我就要吃白米粥,你去重新煮!”
(我们家有个习惯,就是每晚都点好第二天的早餐要吃什么,早上起来去厨房直接做,效率高,节省时间。)

我不喜欢他这种样子,更不喜欢他说话的语气,于是走过去平和地对轩宝说:我知道你想吃白米粥。但昨晚你没有说今早的早餐吃什么。一会儿粥煮好了,你尝下能吃就吃,不能吃就不吃,然后去幼儿园吃早点。”
说完,我就转身去洗漱了。刚刷完牙,就听见奶奶一声:哎哟!”我赶紧出去看,原来是轩宝咬了奶奶的手臂。我当时特别生气,这孩子怎么可以这样出脾气呢?
虽然很恼火,我控制住了要发火的暴脾气,没有歇斯底里,但是用苍蝇拍打了一下轩宝的屁股,大声又严肃地说:你刚才做什么了?”
轩宝知道错了,看着我的眼神儿有些复杂,一边瘪嘴一边说:我咬奶奶了。”
为什么呢?”
因为她不给我煮白米粥。”

那你可以和奶奶好好说,商量看看。但是绝对不可以咬人!!!你再想想,是你没有提前说还是奶奶煮错了?无论你有多大的脾气,都不可以去伤害别人!这是规则。现在你站在那儿,想想该怎么办?”
说完,我就坐下来看着他。轩宝想了一分多钟,转过来和我说:妈妈,我去看下奶奶,给她说对不起。”嗯。”
他看完了,被咬的地方有点血印儿。我问:你觉得疼吗?还要做些什么呢?”
轩宝:疼的,我去找个创可贴贴上。”好的。”

(打了轩宝有点后悔,之后又觉得很正常。当时就想着趁这个机会教育他,给他立规矩。就是想让他明白:一个人无论当时有多大的脾气,都不可以伤害他人!)
(后来想想:如果一开始我没有忽略轩宝的感受,让他说出来,陪他聊一会儿,可能就不会有后来轩宝去咬奶奶的事儿。说白了,我没有做到无条件的接纳孩子,在他表现不好的时候,我是失望的。)
(所谓无条件的接纳孩子,就是孩子无论表现好与不好,我们都先接纳他的样子,而不是孩子表现好就是我们深爱的孩子,表现不好就不是我们的孩子了。当他表现不好的时候,我们也能接纳,然后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来解决他表现不好的地方。)

(3)
孩子为什么会发脾气?
一般情况下,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无非是他被忽略了想寻求关注;孩子的某种需要没有被满足;或者孩子的感受没有被理解;孩子没有获得被尊重的感觉,等等。
这需要父母看见孩子发脾气背后的原因,只要看懂了,你就会先接纳孩子,而不是孩子一发脾气,你也就对他发脾气。然后去引导孩子梳理自己的情绪,或者耐心等待孩子平复心情之后再说。
孩子发脾气了,怎么办?
首先,孩子发脾气,父母要看到背后的原因,接纳他,教会他正确表达。
家长对孩子发脾气要有正确的认识。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有情绪是很正常的,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有时候负面情绪会带来一些行为,行为就会产生结果。
比如有的孩子有时候特别愤怒,就会打人、摔东西,这样的行为就会产生不好的结果, 所以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的情绪。

教会孩子及时说出自己的想法,有事儿说出来,千万别憋着,生闷气。告诉孩子:你说出来了,别人才知道你的想法,你不说出来,永远没人知道你想做什么。
记得轩宝1岁半左右时, 我就和他说:有事情要用嘴巴说出来,嘴巴是用来说话的。”这句话对她说了很久很久,才慢慢学会一有事情就先说出来,而不是闷在心里不说。
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教会他表达特别重要。一旦孩子学会了有想法及时表达,他以后就很少会无理取闹。但这个真需要时间来练习。
其次,告诉孩子发脾气时绝对不能做的三件事:不能伤害对方;不能伤害自己;也不能妨碍他人。
孩子,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你当时有多么生气,都不能伤害对方。马加爵、药家鑫的案例,和他们当时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有一定关系,伤害对方有时候就是伤害自己的性命。
孩子,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你当时有多么生气,都不能伤害自己。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在一些新闻报道中,有的青少年拿烟头烫伤自己,有的用刀片划伤自己,我们对这些并不陌生。孩子,无论发生什么,请记得不要伤害自己。

孩子,世间事,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生命最重要!
孩子,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你当时有多么生气,都不能做出妨碍别人的事情。
比如,你和朋友一起玩玩具,你生气了就把所有玩具收走,不让朋友玩;你不高兴了,就要别人也不高兴;这是不可以的。
孩子,情绪来了,是自己的,我们调解,但不能妨碍别人。别人的生活是依然要继续的。
最后,教给孩子适当发泄情绪的正确方式。
等孩子渐渐认识了自己的情绪之后,随着语言表达能力日益成熟,他们会更加容易调节自己的情绪。
如果孩子还是无法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或他的情绪太过激烈,家长应该教给他一些适当发泄情绪的方式,以免出现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破坏物体的情况。

对于小孩子来说,可以是画画。当孩子特别生气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支蜡笔和一张白纸,引导他有多生气,就把它画出来。画完后可以说一起把生气”撕掉吧。这种方法会成为孩子今后发泄情绪的途径之一。
带着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当孩子因为做事情遇到困难而发脾气的时候,父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他一些提示,启发她用其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时不要代替孩子做事,孩子之所以觉得沮丧,就是因为他感到自己的无能,如果你代替他做,并不能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对于释放他沮丧的情绪,并没有帮助。
武力发泄”。遇到极端情况,比如孩子情绪实在太过激烈,无法平复,那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安全地带,让孩子借助武力来发泄。
比如给他几个垫子,让他跺脚乱踩;或者准备几个压力球,他可以随意捏;或者是一些布娃娃,枕头,随意拍打。用这样的方法,提供一些安全的地方,让他来发泄。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说: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个学校。”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怎样处理自己的情绪,对孩子有特别大的影响,先育己再育儿。
育儿的本质归根到底是陪伴,是引导,是启发,而不是控制,陪伴孩子去体验,去经历,而不是让他成为我们心里那个理想的孩子”。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共同去体验生命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