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你的孩子为什么自卑!

自卑感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孩子的眼神只是其中一种。眼睛这一器官不仅仅可以用来感知光线、探测环境,它还能满足社会交流的需要,一个人看向对方的眼神就能显示出他与对方的亲密程度。

你的孩子为什么自卑!

众所周知,那些不敢直视大人眼睛的孩子都心存疑虑,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品德缺失,或者沾染了什么不良习惯。

父母的性格中如果有胆小怯懦的特点,那么孩子很可能也是如此。但这并非出于遗传,更大的可能是他们受父母怯懦的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环境和父母性格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那些在学校表现孤立、不合群的孩子,他们所在的家庭成员也都不大与人交往。这自然会让人联想到是性格遗传在作祟,其实不然。一个人无法和别人进行正常交流,并不能归因为人体的大脑或者器官的物质变化。当然这方面的变化并不绝对造成孩子落落寡合的性格,但却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个特征的孩子。

一般来说,自卑感深深扎根于那些体弱多病、身患残疾和相貌丑陋的孩子内心,这种自卑感通常在两种极端的方式中显露出来。他们与人交谈时,要么退群回避,要么咄咄逼人。这两种表现看来大相径庭,但其根源却如出一辙。他们言辞锋利或闪烁,都是为了追求别人的关注和认可。他们几乎没有社会情感,这是因为他们已经对生活绝望,并且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另一种可能是他们想将自己的社会情感运用到个人目的之上。他们希望成为领导者和英雄人物,受人瞩目。

一个孩子如果多年以来都是沿袭着错误的方向追准目标和生活的,我们就不能期望只通过一次谈话就将他引入正途。教育者要有耐心,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

孩子心理上的自卑感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可能与身体缺陷或体质虚弱无关,孩子的成长环境也会造成同样的心理问题。例如:家长教育孩子时缺乏慈爱或者管教太严,对孩子来说都是不恰当的。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觉得,生活就是一场苦难。这些心怀怨恨的孩子通常会有一种破坏别人生活的阴暗性格。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应对环境,因此,他们试图通过欺压弱小来补偿他们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