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爸爸补习班》:一场从“爱”到“亲”的双向教育

《爸爸补习班》:一场从爱”到亲”的双向教育

爸爸补习班——一个父亲的育儿笔记


在笔者看来:

这是一个大家对孩子的教育充满热情,但对0到4岁时期的教育问题讨论不足的时代。

这是一个父亲在幼儿教育中基本缺席,很多母亲在进行丧偶式育儿”的时代。

这是一个到处都是幼儿园,但对幼儿园的真正价值缺乏认知的时代。

这是一个允许生二胎,但很多人不想生、不敢生二胎的时代。

由此:

这本书不敢说后无来者(通过这本书,笔者是期待更多的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

因为从过去到现在、从东方到西方,在所有的育儿书籍乃至教育著作中,我们看不到一本是由一个父亲写的、专门针对0到4岁的孩子,真实记录自己的育儿经历、特别描述养育二孩的体会,既讨论这个时期的幼儿教育、也讨论这个时期的幼儿园教育、更讨论这背后的针对成人乃至社会的教育的书。

而这正是你现在看到的这本《爸爸补习班——一个父亲的育儿笔记》所描述的内容。

它是一个父亲放弃百万年薪,在四年时间,辗转珠海、厦门、昆明、西双版纳四个城市,养育哥哥(王恩之,0到4岁)和妹妹(王乐之,0到2岁)的生活记录和生命感悟。

这是一个私人的记录,但并不是一本私人笔记。因为从记录这本笔记开始,笔者就越来越认识到,这不是一本留给自己或者自己孩子的笔记,而是一本写给所有的父母(准父母)、所有的幼儿园、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乃至写给这个社会的书。

本书记录孩子的这样两个成长阶段。

一个是哥哥的0到3岁(妹妹的0到1岁)。通过记录一个本来不想做父亲的人,一直拖到40岁才当上父亲,在珠海和厦门两地养育两个孩子中的喜怒哀乐,首先是希望所有的男性读者在看完这本书后,愿意成为一个父亲,愿意成为一个多花时间去陪伴孩子的父亲,甚至愿意成为生了一个孩子、还愿意再生一个孩子的父亲!

作为一名资深的企业文化顾问,在这样的一场人生感悟中,笔者也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发展出一套独特的针对0到3岁孩子的依恋育儿法”,里面包括孩子性、抱子禅、父亲的作用、二孩的价值、爱的双向教育、爱的双向投资、爱的三次机会、爱的三方共赢等过去很少有人涉及的育儿理念,并在这个过程中展开了对恩、爱、家、人、生命、自然、杀子与弑父等文化概念的深入思考。

一个是哥哥的3到4岁(妹妹的1到2岁)。在这个阶段,笔者让哥哥从昆明的幼儿园退学,专门去西双版纳上了一家在热带雨林中实施蒙台梭利教育、更致力打造亲”的价值系统的幼儿园。

作为一名资深的企业战略顾问,笔者也在这样的一场人生转换中,从企业战略层面,对幼儿园在今天的管理现状和发展方向做了一番深入思考,特别是对幼儿园”这个机构在推动社会整合和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价值完成了一次全新发现,也因此把依恋育儿法”进一步发展成亲爱育儿法”。

通过这样一场从爱”到亲”的育儿之旅,也让笔者发现亲爱育儿法”的价值不仅在于育儿”,也在于对中国的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的探索。

在孩子的0到3岁阶段,本书最大的价值是发现了父子关系的价值。发现这是每个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文化的深层结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不仅为未来社会问题的解决做一准备,也能为今天文化问题的解决做一努力。

在孩子3岁以后,本书最大的价值是发现了幼儿园的价值。既从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角度重新发现幼儿园,更从与家庭、社区乃至社会的关系角度重新认知幼儿园。并通过这样的发现与认识,既为今天的社会治理找到新的角度,也为明天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价值。

虽然是资深的企业战略和文化顾问,但笔者一直认为,自己做的其实是教育工作,是通过企业这个平台来展开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这个社会的成人的教育。而对改造今天的社会和文化来说,这是比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更有价值、更加急需的教育。

这是因为,比教育孩子更为重要的是教育成人”。本书同样是在这一教育理念下展开的教育感悟。只不过,笔者在这本书里不是教育者、而是被教育者,是在全然地接受两个孩子(恩之和乐之)对我的教育。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常说,只有虚心地向儿童学习,才能让成年人变得更加伟大。然而奇怪的是,在人类创造的全部奇迹中,我们发现只有‘儿童的奇迹’始终没有受到关注。”蒙台梭利进而指出,儿童才是成人之师、甚至是成人之父。”

这同样是本书的观点,也因此成为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它的副标题叫做育儿笔记”,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育儿”方面的内容,更多的却是记录笔者如何虚心地向两个孩子学习、去一次次发现和感受儿童的奇迹”的经历。

本书是一本育儿书籍,更是一本教育著作。它真正关注的是对成人的教育问题,而它得出的结论却可能推动一场教育革命,因为这是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阵地、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一场革命。

古罗马诗人朱维诺尔说过,应该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儿童。”这正是一本满怀着对孩子的最崇高的敬意,描述笔者是如何在孩子的教育下不断地成长,并因此感悟出当如何对成人、对社会进行教育的书。这本书是我用生命写成的笔记,也是生命由孩子带给我的礼物。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孩子本是天地的孩子,恩之和乐之这两个孩子不但来到我身边、还带给我这样一个巨大的礼物。我自然不敢藏私,要把这份礼物用心捧出来,一方面以之向天下的孩子致敬,一方面把它献给天下的父母(准父母),献给天下的幼儿园,献给天下的教育工作者,献给这个社会、这个天下!

——以上为王瑶著《爸爸补习班——一个父亲的育儿笔记》一书的自序。该书已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可在当当、京东等平台上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