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打年糕-六年级日记作文1100字(共计7篇)

打年糕_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800字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临近年关,村上每年都会打年糕,特别热闹,吃个年糕头,讨个好彩头!临近冬至,奶奶家到处洋溢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马上到打年糕的日子了!

到了冬至,寒风凛冽。我坐着车回到了奶奶家。奶奶早早地在门口等着,当然,来迎接我的不只奶奶一人,还有我儿时的宠物狗——咪儿。一进奶奶家的院子,便能一声瞥到那巨大的石臼和常年放在里头的那根粗大的木锤。

进了屋子,我异常兴奋,稍作休息,便和奶奶一起着手准备打年糕所需材料;先将清洗干净的糯米磨较细的糯米粉,按一定比例加入水,边加水边搅拌,加的水不能多也不能少,略微多些少些,都会影响年糕的口感。然后不停的揉,和和面是相差无己,待糯米粉变为黏乎乎的一团时,便可进入第三步。将和好的糯米粉团,整个放到锅里,下面添一点柴禾,倒一点水,盖上锅盖,用小火蒸着,五分钟打开一次锅盖,待水全部蒸干亦被糯米粉团吸尽,便是出锅之时。刚蒸好的糯米粉团比方才更黏,好奇的我忍不住用手捏了一点。不想它却调皮的黏在我手上,任凭我如何拔,它就是不下来。没办法,我只好把拉出来的长长的一条丝都挑下来,然后用水洗掉。

第四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那便是“打”!把糯米粉团放到石臼里,便该爷爷上场了:举起大锤头,用力往糯米粉团上砸,一次又一次,砸了大约五十下,用奶奶将糯米粉团翻个身,然后爷爷接着砸,砸了大约三十次,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跑上前去,让爷爷让我打一次。爷爷笑着说:“好,让你打。要用力打呀!”我接过大木锤,举过头顶,大叫一声:“呵!”使尽全身之力,向石臼里的糯米粉团砸去,然后再举起,再砸下,举起,砸下,举起,砸下……重复了近二十次,直至我筋疲力尽。可惜这二十次中,有七八次都砸在了石臼上,没砸到糯米粉团。看来这打年糕,也是讲究技巧的。我把木锤还给爷爷,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又过了好一会儿,打年糕的“壮举”总算是完成了!

我乘机拿了一小块,撒些糖,吃起来,味道还不错!美味!打年糕,年年高!

打年糕-六年级日记作文1100字(共计7篇)

家乡风俗-记叙作文打年糕作文800字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https://www.yuerzhinan.com】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每当这首熟悉的童谣响起,嘴中便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甜蜜的感觉。在我老家,有这样一习俗,每到农历年底,街坊邻居们便聚集在一起——“打年糕”!

大家一般提前几日准备好打年糕的一切事宜,一口大石臼和一只大棒槌,这是打年糕的主要工具。各家各自准备用来做年糕的糯米和晚米,这是打年糕的主要材料。然后街坊邻居坐在一起商量在谁家打年糕,以及各家打年糕的顺序。一般十几户人家合在一起,一家年糕打完,再打下一户人家的年糕。到那时,被选中的“幸运儿”家里一定是热热闹闹,喜庆无比。

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以后,打年糕的活动就正式开始了。一口大石臼摆放在厅堂正中央,旁边则是一根大棒槌。家家户户围坐在石臼旁边,此时的厨房早已是“雾气”缭绕,天空中飘散着粉糕白色的蒸汽,从中还能闻到糯米那浓郁的米香。待米粉蒸成米糕,将米糕倒入石臼,就开始击打年糕了。打年糕需两个人配合进行,其中一人坐在石臼旁,负责翻动石臼中的米糕,他一般是一位打年糕的“老师傅”,非常富有经验,另一人则站立在石臼前,挥动大棒槌,自上而下击打米糕。击打年糕可是一项体力活,棒槌本身就有20多斤,而米糕又非常具有粘性,因此每一次击打,都要消耗不少体力。因此好,一般会安排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轮流上阵。每击打几下,“老师傅”就翻动一次米糕,然后再进行击打。直至米糕变的顺滑且富有弹性。

接下来,还会有另一位老师傅将米糕揉捏成一个巨大的圆形饼块,听大人们说,单个饼块的重量就超过了10公斤,我不觉呀然一惊,真是好大一个饼啊!

打年糕时,周围会聚拢很多人。其中有不少像我这样的小孩子,望着石臼中香气扑鼻的洁白的米糕,不禁垂涎三尺。坐在石臼旁的老师傅看着我们这些眼馋的孩子,会时不时地掐一把年糕花,塞到我们手里:“热乎着呢,蘸点糖,尝尝。”我蘸了点红糖,一口咬下去,年糕韧劲十足,又Q又弹,再加上红糖的甜味,简直是绝配!

打年糕在我老家是一场盛大的活动,往往从清晨持续到深夜,其中带有大家对新年的殷切期待,这份“年年登高”的喜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打年糕-六年级日记作文1100字(共计7篇)

第一次打120-六年级叙事作文650字

“呜——呜——呜……”救护车终于来了,我撑着一把小伞,独自站在孤零零的马路上,满脸的水珠,不知是泪还是雨……

爷爷顶着雨,卖菜回来了,坐在椅子上艰难地对奶奶说出:“我舌头麻,半身都没力气了。”奶奶一心只以为是太冷造成的,便用热水帮爷爷洗手,洗脸。我毫无察觉爷爷有什么异样,自顾自的吃饭,吃了两口,奶奶突然叫我过去帮忙,我慢悠悠晃过去,一脸不情愿。此时,我才发现爷爷已经难以行走了。

我和奶奶把爷爷扶上楼去,爷爷依靠着最后一丝力气爬了上去,对我和奶奶说:“我这次肯定不行了。”爷爷的手紧紧抓住奶奶的手,头靠在奶奶身上。我看形势不对,便拿起奶奶的手机打给妈妈。妈妈知道情况后,立刻放下了工作,从厂里赶回来,可妈妈即使能赶回来,也来不及。

我果断地再次拿起电话,沉重又慌张地按下了120。电话拨通了,我强忍着泪水,想把话说清楚,可越说越激动,越激动就越着急,我恨不得现在立刻奔去医院。我继续回答着接听人员的问题:

“地址在哪?”

“硖石街道军民村3组15号。”

“再重复一遍。”

“硖石街道军民村3组15号。”

“你报的地名我们很难找的,要么让一个人在外面等。”

“好的。”

“病人是什么情况,状态?”

“从舌头麻,到半身麻,现在整个人行动困难。”

“你们要去哪个医院?”

“人民医院。”

虽说出了这些,但心里已乱成麻,我焦急地捧着电话,挂断了。

妈妈急匆匆地赶回来了,我心里总算有一点安稳。放下电话,一个人躲到房间,把头埋到被子里,心情十分复杂,想到如果爷爷走了,我就少了一个亲人……不行,我不能这么想,爷爷一定会好起来的……我抹去泪水,来到妈妈面前,说:“我去外面等!”妈妈点点头,我使出百米跑步的速度冲了出去。

救护车终于来了,医护人员立马把爷爷送上了车,我心中悬着的大石头也终于落了下来。愿爷爷没事,早日恢复健康。我庆幸自己临危不乱,拨打了急救电话,更庆幸我拨打电话后救回了爷爷一命。

打年糕-六年级日记作文1100字(共计7篇)

六年级作文我们班正流行打乒乓

我们班正流行打乒乓 我们班的男同学打乒乓打得热火朝天,一下课就集体冲出去打乒乓,几个女同学叫住他们说:“喂!作业!”男生们无动于衷,自顾自地跑出去,女生困扰地拍拍额头,对他们实在没办法,只好任由他们玩了。 “听说最近男生很悠闲,跑去打乒乓,而且不是一次,是每节课下课都去,各科老师都反映,我们班怎么啦?好好的就开始疯狂起来,而且是各科老师都反映,我们班真是······知道没?”“知—道—了。”全班托着音回答。“那好!下课!”王老师的话好像紧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上,这次,大家并没有出去,而是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好像在反思,“万物丧失”的他们现在开始坚决了起来,大部分已经好像“面壁思过”完了,开始成熟了起来,不过还有一些人“死性不改”。虽然他们没改过,但是要是没有他们,我们班就没这么热闹了。

现在,流行的乒乓也开始“落伍”了,一次又一次地开始流行,又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开始落伍。

打篮球_周末日记300字

星期天下午,天刚刚下过雨,凉爽的风吹过来很舒服。我约了三个好朋有来到花园的篮球场打篮球。一场篮球比赛就开始了。

黑白配的方法来分组,幸运的是我和我最要好的朋友程含一组。他们俩个一组比赛正式开始了,在他们还没有防备下,我们先进了一球,我们开心的跳起来蹦起来,他们也不甘落后很凶猛的再抢球,我们上气不接下气拼命地跑,豆大的汗珠就像断了线的珍珠劈里啪啦往下掉。就在关键的时候,他们连进两个球,我和程晗有点失望。可是我们还是不放弃,使出全身的力气,终于进了一个球。

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可是我【yuerzhinan.com育儿指南】们还是落后一球,不管怎样努力最后还是输了。这次比赛我们终于明白了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这句话的道理,这次比赛我终于吸取教训做事要不断努力,不能马虎。

我们打新冠疫苗喽-六年级叙事作文800字

晚饭时,爸爸眉头紧蹙,跟妈妈说道,现在疫情很严峻,小孩子也要提高警惕。最近,郑州位确诊的病例里,有个是孩子,最小的才岁。我们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爸爸再三叮嘱我们,出门要注意做好防护工作。我跟弟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什么!小孩也可以打疫苗!”班主任刚宣布完-周岁儿童新冠疫苗的接种通知,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我们既兴奋又担心,打针可不是小孩子愿意的事儿。王老师好像看穿了我们的心思,和蔼可亲地解释道:“同学们别怕,打了新冠疫苗就有了一层安全保障,就像穿上了一件透明的防护服!”同学们听了,渐渐舒了一口气。

我们按规定的时间来到中医院接种点,远远望去,人头攒动,一列列队伍,成了一条条长龙,场面壮观得很。

队伍陆陆续续向前挪动,轮到我了,我和妈妈推门进去。我环顾四周,一共三位白衣天使,各司其职。妈妈填表签字,我脱掉左边胳膊上的衣服,尽管开着空调,还是有一股凉意袭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哎,我要勇敢一点。心里有这样一个声音在劝慰自己。

妈妈交了接种本,出示了条形码,医生便从冰箱里取出疫苗,再用针管抽取。一看到那细长的针头,胳膊上的肌肉又不自觉地绷紧了,鸡皮疙瘩蹭蹭蹭地窜了出来。又细又长的针头一点点逼近瘦弱的胳膊,再注入到肌肉中,我幼小的心灵变得脆弱起来。医生很温柔,动作很麻利,随即就是被虫子叮咬般的肿胀酸爽。我在心中安慰自己:不用怕,让自己的身体强壮起来,有什么不好的呢!第一针疫苗打下去,竟然没多大感觉,打疫苗并没有同学们说得那么可怕嘛!留观半小时,没有异常反应,我们就准备回家了。

妈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即使接种了新冠疫苗,仍要坚持做好个人健康防护,不能让白衣天使白忙!打疫苗不仅仅是为自己的健康着想,更是国家疫情防控的需要。

妈妈还说,世界上有些国家的疫苗中间商大量囤积疫苗,再高价卖给迫切希望接种疫苗的有钱人,从中大赚一笔疫情财,普通民众想要接种新冠疫苗简直难上加难。而我们接种的疫苗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研发的,不论大人小孩,全民免费。这是全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做不到的。

远处,炊烟袅袅;傍晚,凉风习习。伸手掬一捧晚风,我却一点寒意都感觉不到,心里暖暖的!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悦耳悠扬的《万疆》音乐随风飘来,我又情不自禁地哼起了:“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难同当,福共享,挺立起了脊梁,吾国万疆以仁爱,千年不灭的信仰……”

打年糕-六年级日记作文1100字

今天是腊月廿四,爸爸说:“刚收到老家小队长的微信,明天打年糕。宝宝,你想不想去看看,你还没有见过呢!”看得出爸爸充满了期待,我就满口答应了。

第二天,我们驱车45分钟,从武康来到了爸爸的老家——新安镇城头村东兜组。一下车,就看见人们已经忙碌开了,爸爸拿出相机就一阵狂拍。我呢,面对老家人的招呼还有些羞涩。打年糕的地方安排在一处房屋前的空地上,尽管寒风刺骨,但似乎人们的热情更加高涨,我也细细地观察起来。

第一道工序是蒸粉。空地上,两座由砖头搭起来了灶头正不断地冒着白汽,负责烧火的老爷爷面色红润,跟烧得正旺的柴火非常般配。据说,这些柴火都是各家自己带来的。两位年轻一点的伯伯负责蒸粉,他们把由粳米和糯米碾成的米粉分批洒在一个特制的蒸笼里。这个蒸笼是竹编,呈圆锥形,上面铺着一层纱布,米粉就一层层地铺洒在上面。我凑过去想看看清楚,大伯说,“以前小孩子是不能看的。”“为什么?”我好奇地追问原因。大伯回答说:“怕小孩子看了蒸不熟。”到现在我还不知道这奇怪的风俗到底是什么原因。爸爸告诉我,蒸粉可是技术活,不是谁都有这个资格,一定要选对火候掌握地很好的人,爷爷以前就负责这道工序。

第二道工序是打糕。米粉蒸熟后,一位伯伯把米粉团揉成一团,放在一个石臼里。忽然,他揪起一块“年糕”往我手里塞,说道:“‘雪糕’很好吃,那边还有白糖,去蘸蘸吃。”我尝了尝,雪糕松软香糯,味道还可以。接着,两位中年壮汉每人拿起一个石头锤子。这个石锤是圆盘形,直径大约25厘米,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工具。两位伯伯商量好各自击打的部位后,就抡起石锤开打了。他们高高举起,稳稳落下,你一锤,我一锤,发出“砰”“砰”的敲打声,旁边的人都注视着这个核心步骤,仿佛被这场景吸引定格了一般。大约20锤后,负责翻年糕的大伯又上场了,他把年糕从石臼里翻了个身,旁边另一位叔叔往年糕上洒水,新一轮的敲打有开始。大约这样3个回合后,年糕已经不再是松软的样子了,变得很有弹性,颜色也从原来的“雪白”变成了“玉色”。

第三道工序是切糕。打好的年糕被放在一块长方形的门板上,被一件很奇特的工具一分为二。这个工具其实就是一根稍粗的线,两端系着两根筷子,就是这个“筷子线刀”,一下子就把年糕分开了,留下了一道整齐的切口。6位叔叔阿姨齐上阵,分别将年糕揉成长条状,再盖上纱布,不断地抚平年糕的表面,不一会儿,两条圆润的年糕条就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时,“筷子线刀”又出场了,一个人把长条状的年糕切成宽10厘米左右的块状年糕,另一个人则快速地把小年糕放在一个铺了尼龙纸的竹匾里。

第四道工序是美糕。一位老婆婆将调好的“红汁”装在瓶子里,用筷子头微微蘸一下,再往年糕中央点一下,这样,每块年糕就都有一个红色的“胎记”了,就像小孩子眉心的“点红”一样。一位经验丰富的阿姨负责将年糕做成“猪头”和“元宝”,象征吉祥如意,财源广进。做好的年糕有专人送到每家每户。

这是我第一次见识老家的“打年糕”,虽然没有机器的快速,但靠人力的合作也形成了一条生产线,这条生产线不仅生产嚼劲十足的土味年糕,还生产了快乐、和谐、热闹和十足的年味。明年,我们再去打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