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读《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记叙文600字(合计4则)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书感悟600字

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曾说:“每一本好书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这一道道亮光将汇聚成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航灯塔。”在这个暑假,哥哥送给了我很多的课外书,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一本名叫《草原上的小木屋》的书。我用了三天的时间将这本书读完,心里充满了感触。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劳拉.英格斯.怀德,一位有名的女作家。但最值得我们敬佩的是这位作家六十五岁才开始执笔,之后笔耕不断,她的一系列的小说都非常有意思。《草原上的小木屋》这本书主要讲劳拉、玛丽、小婴儿嘉丽和他们的爸爸查尔斯,妈妈卡洛琳这一家人的故事。 他们为了追求梦想的生活,离开了他们以前的家---威斯康星大森林,驾着马车,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搬家到了大草原居住。到了大草原,他们开始了新生活,建造新房子、造壁炉、打井......在大草原上,他们最终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就在他们以为可以幸福的生活时,劳拉一家人又遇到了赤身裸体的印第安人,遭受了狼群的包围,面对了熊熊燃烧的大草原和可怕的热病的侵袭等等。但在他们一次次的努力下,还是克服了困难过上了一段安宁的生活。后来因为政府的政策,他们又不得不离开大草原,虽然有很多的不舍,但他们乐观的认为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都很幸福。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和他们相比,我们的生活实在是太幸福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必为生存担忧,不必受迁移之苦。但是,每当遇到困难时,我们总是轻易就放弃,少了劳拉他们的那种信念,那种坚定,少了那份永不放弃的精神。

所以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我们一定要知道,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心中有爱,有坚定的信念,有坚持到底的决心,相信自己能做好这件事,你就一定能成功!

读《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记叙文600字(合计4则)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书感悟600字

“即使是在危险重重的迁途之路上,咖啡依然相遇,琴声依然悠扬,微笑依然甜美……他们一家人跋山涉水,却在每一段路上诗意的栖息”——《草原上的小木屋》引子

你看过罗兰·英格斯·怀德写的《草原上的小木屋》吗?现在就【育儿指南 yuerzhinan.com】让我带你看看这本有趣的小说吧!

这本书写的是罗兰前半生的真实写照,故事中的主人公罗兰在很小的时候,爸爸查尔斯就不知疲倦的带着他们在搬家。他们到过独立镇附近的印第安人领土,再到明尼苏达州的核桃林,最后他们在德斯梅特安定下。罗兰也就在那时候写下了“小木屋”系列的书目。《草原上的小木屋》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字字质朴,句句是诗,讲述了拓荒者自强不息的故事。小说将一个拾荒的小女孩的成长蜕变写得很生动感人,而父母姐妹间的情感、拾荒者积极向上的坚毅精神,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更是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主人公是罗兰,喜欢她的勇敢坚强。家里着火了,她不急不忙,十分镇定的面对火灾,她和妈妈一起洒水,把大火扑灭。如果是我遇到了这种情况,我想我肯定会被吓到了,更没有勇气去想办法积极应对大火了。罗兰又是十分懂事、体贴别人,她会在母亲感觉孤独时,静静地坐在母亲身旁与母亲聊天,来转移母亲的注意力,消除母亲的孤独感。她又十分友善,关心妹妹,家里产了第一杯牛奶,她高兴地的将牛奶送给妹妹品尝。在挑圣诞礼物时,也总是最后一个挑,把最好的礼物分给家人。

罗兰的形象就是新时代的好少年,在她的身上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和积极向上,不畏艰难险阻的决心与毅力。这不正是我要学习的吗?这也是我要推荐这本书的原因。你也可以去看看,去看一看小木屋和小木屋的主人给你带来的爱和幸福。

读《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记叙文600字(合计4则)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600字

在很久很久以前,劳拉一家人在小木屋里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有一天,劳拉和玛丽在小木屋里,听见啪、啪两声。她们的爸爸说:“又有人来草原居住了。”她们知道,爸爸不喜欢被别人打扰。原本小木屋旁边是没有路的,但因为来的人太多了,人来人往,小木屋的旁边就变成了一条小路。所以,她们的爸爸决定要去西部大草原,因为那里除了印第安人以外,就没有其他人了。

天没亮,爸爸妈妈就着手准备去西部大草原的事了。妈妈收拾好了随身的物品,而爸爸也做好了一个精致的坐骑。天刚亮,妈妈把劳拉和玛丽叫醒,一家人就出发了。尽管劳拉和玛丽非常舍不得小木屋,但听到妈妈说已经把小木屋卖给了别人,劳拉和玛丽这才放下不舍。她们知道,这将是一次非常遥远的旅行。

旅途中,劳拉一家人经历了狂风暴雨,渡过了湍急的河流,还吃上了香喷喷的玉米饼和肥美的烤鸡。就这样经过了许多个日夜,她们才来到了大草原,开始了新的生活。当天晚上,劳拉一家人又能吃到妈妈做的美味可口的饭菜了。

第二天,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在爸爸妈妈的不懈努力下,劳拉一家人搬进新家了!从窗外望去,所见之处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景,而屋内整洁的床面,让人一眼看上去就感觉十分舒服。晚上,劳拉躺在柔软的床上,睡了一个美美的觉。

过了几天,爸爸出去打猎,因为家里的肉不多了,需要多备一些。只有劳拉和玛丽,以及妈妈在家。妈妈打开门走出去的时候,看见两个印第安人朝她们的屋子走了过来。妈妈吓得瑟瑟发抖,紧紧的抱着两个孩子。而劳拉也吓得两腿发软,但印第安人只是看了看就走了,这才让她们松了口气……

从劳拉一家人身上我学到了,既然我们定好了目标,就要努力去实现,就算遇到困难,也不要轻易放弃,要团结协作,共同渡过难关。

读《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记叙文600字(合计4则)

幸福,它从哪里来-读《大森林里的小木屋》有感700字

有这样一本书,能让我们这些孩子羡慕里面的生活;有这样一本书,能让大人们打开时空隧道,回到童年时代……这是一本质朴的书,里面叙述了一个个质朴的故事。它的名字叫做《大森林里的小木屋》。

这本书让我感到异国别样的情调,别样的文化,别样的特色,这里有趣的故事都是作者罗兰.英格斯.怀特亲身经历的,她出生在威斯康星州的一个拓荒者家里,《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就是他们一家五口——爸爸查尔斯、妈妈卡罗琳、姐姐玛丽、罗兰自己和婴儿嘉莉,住在威斯康星州大森林里发生的故事。这里发生了很多故事,比如圣诞节,在爷爷家看大人跳舞,去城里玩……

“星期六,妈妈做面包时,她们每个人会得到一块做小甜饼的面团亲手做几块小甜饼。有一次,罗兰甚至在面饼锅里做了几块馅饼。”每当看到这些段落,我就想,虽然罗兰一家过着朴素的生活,吃的不是山珍海味,穿的不是绫罗绸缎,但是她们依然幸福快乐。这是为什么呢?

我慢慢琢磨,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幸福不是富裕的生活,也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家人和和睦睦、开开心心才能幸福,只有劳动才会让生活充满快乐。

读这本书时我不禁想起了一二年级包饺子的情景:我拿起一块白白的面皮,用筷子夹起一些肉放在皮上,小心翼翼地卷起来,用手把它捏紧,一个饺子就做好了。我正欣赏着我的“杰作”,妈妈叫我把饺子放在盘子里,她要开始煮饺子了。我一边答应一边把饺子放进去。我包的饺子很不中用,还没放进大锅里就散架了,肉都掉在了地上。我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下瘫在了椅子上。当我正默哀我的“杰作”时,妈妈鼓励我再试试,并手把手地耐心地教着我,我便跟着妈妈的样子重新做,终于包好了……吃着我亲手包的饺子,别提多香了,那一刻我感觉好幸福!

可是现在许多父母并没有放心大胆地给我们实践的机会。我们出门时父母总喜欢陪着,连我们想做的事父母也常常为我们代办,他们总以为学习才是关键!

我呼吁天下的父母要尝试放手,让我们在实践找到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