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长安雨
生活中常常见到大多数父母,总是辛苦忙碌奔波,就是希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
父母以为尽量提供好的物质,孩子就会幸福。他们却忽略了一个小孩更需要精神上的富足!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想让孩子精神富养,父母需要注重仪式感!
01 仪式感能够给孩子传递更多爱父母和子女之间总有着表达不完的爱,而仪式感恰恰就是爱的载体!
6岁的女儿,常常会拿出一个精美的盒子,兴奋的跑到我面前,将事先藏在身后的盒子拿出来,双手递到我面前,羞涩的说上一句:妈妈,送你的礼物”!看到女儿满眼的期待,我幸福的接过来,将她搂在怀里亲个不停!
这个礼物,就是孩子对妈妈爱的表达啊!
其实每次回家看女儿,我也会给她带小礼物,一看到妈妈回来,还有带给她的礼物,小家伙都开心的不得了!
因为这份小小的仪式感,让她知道,尽管妈妈不能天天陪在她身边,但也是非常爱她的!
德国作家洛蕾利斯在《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感》一书中说:
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得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
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的感知生命,充满热忱的面对生活。
每次在家陪女儿,我都会和她一起画画。我会先征询她的意见,看她想要画什么。我先将线条画出来,她来进行涂色。一幅画画完,我都会啧啧称赞她画的真漂亮!女儿也会开心的越画越有兴趣。
仪式感并不是形式感!如果不能赋予更好的精神属性和个性化价值,不能让身边的人感受到重视,并参与进来,那么就不是仪式感,而只是形式。
孩子身边的人给予他的关注让他感觉到温暖,孩子自己动手实践让他感受到成就感!
心理学家说,孩子的童年需要四种营养”:安全感、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而仪式感,刚好就能传递孩子所需求的爱!
仪式感并不仅仅限于节日,而是渗透在婴幼儿时期的日常生活。
孩子在路边商店看到喜欢的玩具,经常会停下来不走,此时大人强行拉孩子走,他肯定会哭闹。但大人让孩子跟玩具说再见,进行完这个仪式,孩子会欣然接受这个结果。
每晚睡前,女儿总想玩会手机,但我又担心她玩的收不住,睡觉太迟。于是,在她提出要玩手机时,就跟她说清楚,玩手机可以,但到十点就要睡觉。她点头答应后,我会跟她拉钩上吊,来一个君子之约!果然这样一个小小的仪式,小家伙也能说到做到!
小小的仪式感,却能帮父母解决孩子哭闹或者难缠等等的问题,是因为父母通过仪式感,站在了孩子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每到周一早上,我都要回城里上班。心里总是纠结孩子会舍不得,会难过…让我想不到的是,女儿总是主动要送我到路口,看我离去才行。后来我想,这样一个仪式,更像一个心理建设,让孩子学会了放下,不会因为暂时分离而难过。
小小的仪式感,更像对孩子一个正面的引导,它就像一颗种子,在孩子体内生根发芽,让他们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开花结果。
03 仪式感让孩子心存敬畏教育家朱熹说:
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人有一颗敬畏之心,便会认真对待生活,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还记得小时候,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吗?孩子们身穿清新的校服,佩戴鲜艳的红领巾,整齐划一的向国旗敬礼!
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刻,同时升起的还有孩子心中对国旗的敬畏,油然而生的爱国情!
每个人心中爱国的种子,也是在那个庄严的仪式感中播种下来的吧!
一个牛津大学毕业的著名学者,曾分享过:他说在他上高中时,父亲每次接送他的前一天,都会认真的洗一次车,而且要洗得非常干净!而这一举动,他都看在眼里,也让他感觉上学有了仪式感。所以他把上学这件事看得特别重要。为此,他非常努力!
这份小小的仪式感,却给了孩子满满的正能量!
人只有心怀敬畏,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进而敬畏生命,感恩生活,也会让人由衷的生出责任感!
04 有仪式感的家庭,孩子更幸福一个有仪式感的人,一定是在爱中长大的人!
《小王子》中,狐狸和小王子的一段话,阐释了幸福的仪式感:
狐狸说:你每天最好相同时间来!”
王子问:为什么?”
比如,你下午四点来,那么从三点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我就发现了幸福的价值!所以应该有一定的仪式感。”
仪式感是什么?”小王子问。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狐狸说。
正是因为时光不可逆,我们才值得用仪式感,将生活的日子点亮,最终保留在记忆深处。
美国亚特兰大报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他们发现,在家里收集故事和回忆所带来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甚至学业事业上的成就。
家庭仪式感可以在日常的小事中慢慢制造;
(1)每晚睡前故事/阅读时光,让孩子带着爱和温暖进入梦乡。
(2)在每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给孩子带礼物。礼物是爱的表达,尤其对孩子而言。
(3)出席孩子的活动,家长会,联欢会,让孩子相信,父母一直在他身后。
(4)认真对待每一个传统节日,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
在孩子的成长中,让孩子参与到仪式感中,给他们一份丰富动人的体验,当他们有一天长大了,会为自己经历过的家庭时光而感到幸福!更会有勇气和安全感,来面对自己的人生!
仪式感,是对孩子精神上的富养!
-END
"作者:长安雨,80后晋南女子。人生苦短,愿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