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最近准备搬家,周末网购了几个大箱子回来装东西。孩子一看到这大箱子,玩心就起来了,立马和猫一起钻进钻出,玩的不亦乐乎。
我嫌他碍事,就让他进自己房间玩,他问我:这个箱子我可以随便玩吗?我随口就答应了。他就带着猫兴奋的跑进房间,关上门了,不知怎么捣鼓逗猫呢。
等他叫我进去看他的作品,我一打开他房门,一个小型的会行走的自动售卖机笨笨的出现在我面前:迎面的两个大四方框里,一个他的大头,一个猫头;最上面用黑色白板笔画了个二维码;下面还有密码输入区和货物出口!地下则是一地的纸箱残片,碎屑,还有笔,胶带。
图片来自网络
我习惯性的想责怪他搞破坏,稍一转念:他还蛮有创造力的!应该夸、鼓励,不应该骂!这么一想,心情就不一样了。我假装吃惊了一下,就听见他模仿机器里的声音说:你可以扫码买您需要的饮料!
接下来,就和他玩了一会售卖游戏,我各种配合,各种引导,花样夸赞和奖励。结果就是:他当天顺顺当当的完成了作业,我则不受打扰的做好了我自己的事情,各大欢喜。
很多父母,都会对这样搞破坏的孩子头疼,我之前也是一样,一直在不停的抱怨,烦烦烦:
说来说去,家长头疼的无非是三类问题:
安全方面——搞破坏,不安全。潜在危险太多,可能伤到孩子。思维方式——东西更重要。买来的东西是要用的,是花了钱的,经过孩子拆巴拆巴,很可能就回复不了原样,废掉了。纯属浪费。给家长添麻烦——孩子只负责玩,收尾却要家长来做。哪个家长愿意在一天的辛劳之外,还要做个救火队员,随时处理一个个意外冒出的烂摊子。图片来自网络
可是, 这样制造麻烦的孩子,就只是破坏王”吗?
才不是!这样的孩子才是大宝藏呢!
正是在这样的破坏行为”中,他们才得以一一解锁想象力、动手力、学习力、以及创造力。
想象力有多重要呢?
是想象力造出了汽车,造出了冰箱;带我们飞上月球,飞向太空;开拓出现实世界以外的,广阔没有边界的思维领域……
可以不夸张的说:围绕我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物品,都曾存在于人们的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麦考莱也说:在所有人当中,儿童的想象力更丰富。
图片来自网络
大人们不能只做扼杀者和刽子手,而要做支持者和守护者。
而动手力,更是儿童的天性和优势。他们天生好奇,不满足于想象,更要动手去做。相比于大人们的犹豫、纠结和种种考量,孩子更喜欢的,是直接动手参与体验。
他们玩泥巴,玩沙子,玩虫子;他们玩玩具,搭积木,做游戏;他们拆东西,搞破坏,新奇的点子层出不穷,做出的东西也让人连连吃惊。而在动手的过程中,他们遇到阻碍和困难,学会了如何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但锻炼了学习力,发掘了创造力,更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探索,打下了绝好的心理基础。
老话说:实践出真知。对孩子来说,实践更出能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图片来自网络
发达国家一直对我们的孩子有高分低能”的评价,就是因为,我们学的东西太死板,利用价值太低,动手实践能力太弱。
想要改变,就要从娃娃时期抓起,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鼓励。
其实,做一个任性”的父母,让孩子尽情的破坏,尽情的想象、动手创造并没有那么难,只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01,转变心态。你的想法决定着你的态度,你的态度决定着你的行动。
如果你认为孩子只是搞破坏,你就只会担心、心烦和抱怨,更别说支持和鼓励了。
养育是要顺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路径,而不是只适应成人的喜好和需求,虽然可能家长会吃力一些,却让孩子受益一生。
图片来自网络
爱搞破坏的孩子,说明他们的天性没有被压制,他们的想象力任由驰骋,他们更愿意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自己的新世界。
你是愿意要一个听话又乖巧,不多言语,不搞破坏,让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完美小孩,还是要一个调皮又充满求知欲,爱问又充满活力的小孩呢?
02,做足准备。如果你允许孩子做一个破坏王”了,首先,家长要规避所有具有安全隐患的东西;另一方面,提前反复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
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不同的年龄段,用适合的方式进行教育。或者故意让他吃点不伤大雅的小苦头,让他记忆深刻。
如果家长在规避危险这一方面做的到位,后面的教育就是起个预防作用,以防万一。
行动是态度最有力的证明。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说:父母和子女相处的方式有很多,最好的一种就是陪孩子一起玩。
现在的父母,没有三两手,都不敢说自己是高质量的陪伴”。因为,陪伴也是分高低段位的呢!
图片来自网络
低级玩家:教他怎么玩——家长角色。
父母先做示范,怎样当个破坏者”。不能穿的旧衣物——剪掉做拖把;收快递的纸箱——拿来做机器人的衣服;喝完的造型别致的饮料瓶,手工DIY,做出一个漂亮的笔筒……
不要怕你的想象力有限,你只要开个先河,种下种子就够了。
中级玩家:陪他一起玩——伙伴角色。
孩子的世界里,自有他们这个阶段的想象力产生出的东西,也有他们的规则,你来到他们的地盘,自然要遵循他们的玩家规则。
这时候,你不是高高在上的谁,只是他的一个伙伴,合作互助。
他们怎么玩,扮演好你的角色,和他们一起玩就对了。
高级玩家:都听老大的——小兵角色。
当他的小兵,跟着他混”。这是打入孩子内部,了解他、理解他的最好时机。只有懂他,理解了他的思维方式,他的行为轨迹,才能和他称兄道弟”,才能在真实的生活中,用更加平静和有效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
图片来自网络
04,扩展延伸。孩子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很快就会成长到家长教无可教的一天。
如果到那一天,他依然保持着兴趣,我们就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和渠道,比如看书,看专门的视频频道让他继续学习;给他找兴趣相同的小伙伴团体,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成长;或者报专业的培训班,把他交给更厉害更专业的人来教他和引导他。
只要他愿意,家长就应该小心呵护,尽力支持,做他想象力和行动力背后,永不熄灭的燃料。
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可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原本可以不必经历,想象力被阉割,行动力被限制的,整齐划一的培养和教育。
如果可以,保护着他们,让他们可以尽情破坏”吧,因为这个世界,就是经由旧的被破坏掉,更新才得以面世。
当父母这一代老去的时候,是我们的孩子,引领整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