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们的泪控:不要让“羞辱教育”成为你教育孩子的方式

"

一、一段不堪回首的童年往事

小静向我说起小时候和妹妹打架的场景,妹妹一把攥住她的长头发,她被扯痛了,因妹妹一直不肯放手,她也还不了手。

正在她又羞又恼的时候,一旁观战的爸爸哈哈大笑:大的还打不过小的!笑死人!

妈妈边切菜边斜眼看一下,冷冷地说了句:有点出息不?

她大哭了起来:我是让着她好吗?她不扯我头发,我早就打死她了!

在家做客的亲戚们坐沙发上,他们个个笑得好奇怪。

那一刻,她只想如果地上有个洞,就钻进去了。

也是从那一次起,小静第一次感觉和父母有了距离。

妹妹在父母面前撒娇时,她总是表情淡漠地在一边看书或学习,她觉得即便是无聊地摆弄手指,也比和妹妹在父母面前争宠强。

她关上了那扇通往父母内心温情的大门,她的泪停留在那个气温高达40摄氏度的中午。

我问小静:那现在呢?

小静低头说:18岁考上大学后,第一年寒暑假我还回去,第二年我做家教,就有不回去的理由了。到现在参加工作,每年会回去过一次年。

你还怪父母吗?

小静沉默片刻,眼圈红了,她告诉我她还记得被当众羞辱的无地自容。

每次回家,父母的热情让她无所适从。

童年时,幼小的心灵所受的创伤却再也无法缝补。

孩子们的泪控:不要让羞辱教育”成为你教育孩子的方式

二、一种我完全不想要的生活

有一位温柔多情、风度翩翩的男士Y先生”,受到很多女孩子的仰慕,女孩们都想嫁给他。

他却娶了一名长相普通、个性强悍的女子为妻。

朋友问他原因,他说觉得安全。

其实婚后谁都未见过他幸福的模样。邻居说她老婆经常对他大呼小叫,而他言听必从。

追溯他的童年,他的妈妈恰巧是一位个性暴躁的母亲。

打从他5岁,父母离异后,他就很少见到母亲的微笑。

成绩考差了,老师让家长去。妈妈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讲述自己的遭遇,数落那个渣男不要孩子、把责任推给她。

院里写作业,被其他男孩骂你爸不要你了,孙子”,他追去跟人打架,鼻血被打出来,牙齿也打掉一颗。回去被妈妈看见,继续被妈妈打。妈妈边打边哭:你不去惹事,人家怎么会打你?下次你不要还手,你爸没在你身边,你根本打不赢!要懂得示弱,知道吗?!

于是他开始压抑自己,变得缄默。

他开始努力地讨好老师同学、亲朋好友,他用成绩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自己的优秀。

厚厚的眼镜镜片下,掩饰着慌乱和闪躲。

在他内心里,仍住着那个在黑暗角落里自卑、沮丧、抑郁、自我疗伤的小孩。

世界之大,而他的童年,无处安放。

孩子们的泪控:不要让羞辱教育”成为你教育孩子的方式

三、贬低孩子,你是否在孩子身上进行报复?

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是每个孩子身上的烙印。

成年人或多或少会克制不住自己的冲动,对孩子施加权利,凸显自己的权威。

这种行为不是残害孩子的身体,不是严重虐待,所以不会受社会谴责。

没有人重视成年人对孩子说的几句话,所以没有人会掂量言语羞辱所带来的伤害有多大。无非是父母的正常教育”,对孩子没那么重要。

可真的没那么重要吗?

二、三十年后,当孩子成长为大人,当孩子不再是孩子。他们潜意识转换为行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实施报复。他们也许一生都无法知道这是伤害的一种传递,是原生家庭教育的一种蔓延。他们也许忘记了过去那段被施暴的经历,把自己置于理想化的美好童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在《童心》里曾说:难道上帝不会找到一条出路,拥有一种优越感,使出一个诡计?就像成年人和强者总能在最后关头打出一张王牌,来羞辱我们,轻视我们,在友善的假面下让我们难堪?

是的,友善的假面下,遮盖了鄙视、贬低、软暴力、冷漠、报复的事实。

孩子们的泪控:不要让羞辱教育”成为你教育孩子的方式

四、能不能和羞辱握手、和解?

《何以为家》中,Zain的父母让他来到这个世界,却没好好地抚育他。Zain起诉父母:养不起就别生了。

看起来有爱有苦衷”的父母,给Zain带来的是羞辱和痛苦。他们强行拔苗助长,把孩子当作利用的工具,让他们苟活于世。生而不养、不加教育、当作狗嫌。

挚爱的、年幼的妹妹因难产离世,Zain悲痛欲绝。

信任与爱远离了Zain。

和无数个Zain、小静、Y先生一样,童年的羞辱和悲凉伴随一生。

我们起初以为切断每一个孩子的活力,去人工教育一个孩子,是我们理所当然的教育。

用模型罩着种子,它总会长成我们期待的样子。

其实那些从小就压抑自己强烈情感的人,总会借助其他方式重新链接自己强烈的感受。

而这种微妙的、没有启齿的变化,做父母的不一定观察得到。

我问小静,也问Y先生,他们表示不与那些羞辱和解。

那些疼痛,依然历久弥新。

孩子们的泪控:不要让羞辱教育”成为你教育孩子的方式

孩子们的泪控:不要让羞辱教育”成为你教育孩子的方式

五、换一种态度,转变一种教育方式

现行社会倡导对孩子要平等对待,加以尊重。

孩子的成长如种子的萌发,需要肥沃的土壤、细心的栽培、正确的引导。

生了他,就好好地教养他。

别认为羞辱是激将法,可以促进孩子向前冲。羞辱其实是一盆水,浇灭所有爱的憧憬和幻想。

建议父母们反观内心,客观评判,并从以下的方式来改善教育方法:

一、把孩子当作孩子。

从内心尊重孩子,和孩子建立平等关系,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多问问孩子内心的需求。不打骂苛责孩子。

二、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心智特点,设置一些有一定困难和障碍的情境,要循序渐进地实行。过后,可以跟孩子开展挫折讨论,及时疏导孩子,让孩子在磨炼中进步。

三、注意沟通方法,因人而异。

孩子有不同的个性,家长要用不同的方法。对情感丰富且敏感的孩子,响鼓不用重锤敲”,要温和且坚定地教育;对倔强、顽皮的孩子,要建立朋友般的关系,以理说服;对内向、胆小的孩子,要给予鼓励和引导。

四、多陪伴孩子,给孩子以力量。

孩子是幼小的,需要保护。童年是短暂的,稍纵即逝,所以一定要给到孩子高质量的陪伴。父母的陪伴是坚定的力量,给孩子搏击长空、面对未来的勇气。

原生家庭造成的伤害,不可逆转,不可原谅。

对孩子,生而善养,生而爱护。

而教育孩子,千万不要以羞辱的方式。

孩子们的泪控:不要让羞辱教育”成为你教育孩子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