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遇到困难轻言放弃?心理学:父母巧用ACT准则“轻推”孩子

朋友的孩子朵朵是个天生的话匣子,每次一见到我都会和我将她开心的事情娓娓道来,走起路来风风火火,一不小心摔了跟头,微笑着拍拍屁股就起来,完全就是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法人模样,什么都敢尝试。

而领居家的孩子豆苗是个内向的孩子,大家聚会,她每次都是躲在妈妈的衣服背后不肯出来,到小朋友玩得欢的时候她甚至会大哭起来,一遇到点事就畏手畏脚,要不然就直接放弃。

孩子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性格呢,虽说遗传,环境占很大的因素,其实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教育理念。孩子存在畏难情绪是正常的事情,但是怎么化解孩子的畏难”情绪就需要家长的轻推”来助力了。

孩子遇到困难轻言放弃?心理学:父母巧用ACT准则轻推”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又该怎样助力孩子的成长呢?

上周带女儿伊伊去学舞蹈,学舞蹈是她期待已久的事情,一路上她都很开心。但一去到舞蹈室,刚踏进门口,她就胆怯了,无论老师和新同学如何劝说,就是不肯进去,我刚准备蹲下和她说话,就听到她委屈的哭了起来。

我忍住脾气,一边耐心和给她做引导,但然而并没有用,孩子越哭越厉害。我心里十分纳闷和生气,在家一直表达想学跳舞,为什么一来到这就变了样呢。

由于她越哭越厉害,实在没有办法,不忍心看着她这样,我就先把孩子带回了家。晚上,就因为这件事情,我一直睡不着,因为想不明白她为什么出表现这样的行为。

于是,我翻看了不少心理学和育儿书籍,发现其实是自己没有对孩子有充分的了解。她是因为内心对新的环境和新的事物恐惧,而因为孩子年纪还小无法清楚的表达自己,所以用哭声作为感情的宣泄。看到这里,我非常愧疚。于是整夜没睡,第二天,就又把孩子带到了学舞蹈的地方。

为了让孩子容易熟悉和融入新的环境,我和她一起进入了舞蹈室,然后和她一起和老师同学打招呼,自我介绍。当看到其它小朋友自我介绍时,我看到伊伊终于放松了表情,于是我给她换上了舞鞋,还和老师沟说让几个小朋友先从玩游戏开始。

当玩了一轮搭积木之后,伊伊露出了可爱的笑容,我知道孩子的恐惧感已经渐渐消失了,她已经愿意融入这个陌生的环境。在看到她和小朋友玩的很开心,慢慢地跟着老师的步骤学期基础动作,我就悄悄的离开了舞蹈室。

在我慢慢的用行动去引导下,伊伊从一开始的恐惧,哭闹,逃避到现在的尝试接受,融入和喜欢。都是因为她克服了恐惧,敢于尝试,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其实孩子的尝试离不开妈妈的行为引导,在你觉得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应该要做的是换位思考,去了解她胆怯哭泣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责怪和谩骂。只有同理心,多鼓励,孩子才更容易学会尝试和接受新的世界。

相信很多家长都在生活中发现这样的情景,孩子不肯去上幼儿园,不敢和陌生人说话,不敢去学游泳,滑冰等等,在这时候,大部分的父母因为不忍心孩子哭泣或者受委屈,更多时候选择让孩子放弃。认为孩子还小,可以慢慢来。其实大家扪心自问,这样做对孩子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我们常说你不教育你的孩子,社会就会代替你教育你的孩子。其实,父母应该在孩子背后轻推”一把,助孩子突破自我,才是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轻推

孩子在畏难”的临界点上常常时间和勇气来克服恐惧,也许在成年人看来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孩子正处在临界点,孩子因为心中的恐惧和不安而闹情绪的时候,这对作为成年人的父母来说极为难熬。

如果这个时候让父母强推孩子直面恐惧,继续前行或者是必须做出行动的时候,父母会觉得自己太过冷酷,当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不愿意尝试轻推”而直接放弃的原因之一,对此我完全理解,毕竟说一句:算了,不去就不去吧”会比想办法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害怕来的容易。

也许你会说我们何必非让孩子这么痛苦呢,但是你要知道逃避最后换来的只会是更深的恐惧和焦虑。 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呢?对此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科恩博士提出了轻推”这个概念。

畏难

轻推”孩子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轻推时保持和孩子的联结,这样可以避免情绪失控

首先,我们抱着绝不轻视的态度,先认可孩子的感受,再想办法开解。当孩子惹你生气时,我们深呼吸,默念三遍:共情!共情!共情!没有共情,我们很容易对孩子的恐惧不以为然,站在家长的角度当起了裁判,想要安抚,说出的话却是蔑视,像一把不信任的刀杂在孩子身上,所以我们要进入孩子的世界,通过游戏和关爱来和孩子保持联结。

畏难

二,是父母在轻推时保持持续向前的速度,这样可以避免逃避。

有的父母出于愤怒或挫败感,会强行把孩子推过临界点,也许他们小时候就曾被父母扔进过幽深黑暗的游泳池,并被迫坚强。这样的态度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错的,被强推过临界点的孩子,要么是靠咬紧牙关而过关,要么就会情绪彻底失控。

舞蹈室

父母如何正确的轻推”孩子呢?

1.先走进孩子的世界。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劳伦斯·特恩说, 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

对此我深表认同。 当我们跟美国人沟通要用英语, 我们跟西班牙人沟通要用西班牙语, 当我们跟孩子沟通的时候, 为什么要死抓着自己成人的那一套语言不放呢? 喋喋不休的道理, 你应该如何如何的期待, 这些都只会让你跟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糟。 孩子们的焦虑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 不但是在中国,在美国,在全球都是一样。

只有来自父母的接纳,爱,和游戏 能够帮助他们战胜童年焦虑。 能够帮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所以, 放下你的世界, 去进入孩子们的世界吧, 游戏就是这把钥匙。

舞蹈室

那父母如何接纳孩子情绪?牢记ACT准则,要行动,不要冲动

ACT准则:

A(Adult)大人—表示红灯,提示大人止步思考。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是发泄情绪的时候,父母不要着急责怪孩子,可以通过自我提问:孩子面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我此刻的感受是什么?” 和我想要什么样的结果?” ,来给自己短暂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正确的使用轻推”帮助孩子。

C(Children)孩子—表示黄灯,提醒你稍等片刻,观察孩子。

父母可以通过进一步自我提问:孩子此刻的感受是什么?”和孩子此刻的要求是什么?”,来更好地理解和发现孩子看似不乖的行为背后,所隐藏的真正原因。

好的医生会通过望闻问来确诊,而感同身受是父母去了解孩子病症的最好方法,当了解病症之后,那父母就言对症下药的去轻推”,助孩子直面困境,战胜困境。

T(Tools)解决问题的办法—表示绿灯,提示你开动你的马达,继续前进。

父母可以通过自我提问:此刻应该采取什么应对措施?”和怎样才能帮助我们取得双赢?”,在考虑自身需求和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双赢的解决方案。

父母对孩子轻推的方法的时机直接影响孩子克服困难的效果,所以如何给适当的时间轻推”孩子和用合适的方法轻推”是非常关键的。

临界点

ACT准则,其实就像生活中常见的交通信号灯一样,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牢记这三个简单的规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关注自身和孩子的需求,从而艺术性处理眼下发生的事情。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有耐心。

我们在实行轻推”时,是围绕着这三个简单规则来执行,这才有助于更好的帮助孩子战胜困境。

当你要面对孩子的某种行为想要发火时,想象着红灯亮了。

我们需要立刻停下来,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然后通过正视自己和孩子的心理感受和真正需求,积极乐观地寻找双赢的解决方法。

共情

2. 帮助孩子分解任务

帮孩子将困难简单化和细分化。孩子为什么会在困难面前踌躇不前或者退缩呢?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这些困难已经超出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对于孩子来说这些问题太过于复杂和繁琐。或者换句话来说,面对这些难题时,孩子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如何解决。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孩子将这些问题和困难进行分解,使其变得更为简单和细小。

就拿孩子学游泳为例。假如一个零基础的孩子,你给他报名学习,买了漂亮的泳衣的泳镜希望他能很快就可以离开泳圈自己自由畅泳,这其实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万分困难导致其退缩的原因,

但如果父母能耐心的将游泳分解成很多步骤,让孩子先从最简单的学起,先学呼吸,然后下水游玩,让其习惯在心中的感觉等等,将这些复杂的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小的任务,然后每一步都陪着孩子去完成,那么一切的困难都会变得简单很多。

舞蹈室

3.理解孩子潜在的长远的需求

李岩老是说过一句话:对孩子真正的理解,不仅包括理解他当前的需求,还包括理解他潜在的长远的需求。

当孩子面对障碍踌躇不前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害怕了,那么他的需求是我们理解他的感受,并且能帮他缓解紧张,放松下来,有的时候,讲道理是无效的,轻轻的抚摸,温柔的拥抱,温柔镇静的表情和语气才是关键。

像孩子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你劝他几次都是无动于衷,甚至会哭闹起来,如果这时候父母认为不必要勉强孩子,就任其发展,其实是不对的。这时候,父母可以给孩子一定的引导,和孩子一起像陌生人介绍自己,然后让对方也简单介绍自己,让孩子感觉和对方拉近了距离,那么孩子慢慢会敢于尝试,勇敢的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舞蹈室

孩子面对障碍踌躇不前?父母的轻推是关键。

当孩子面对害怕的事物时,通常有四种反应:极力逃避,情绪失控,咬紧牙关和直面感受。

其实战胜焦虑很简单,那就是-真诚的鼓励孩子说出感受!父母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会让孩子渐渐放松下来,跨过心理障碍,直面感受和战胜困难,让孩子从中获得自信和快乐。

家长轻推给孩子勇气。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想尝试,而是缺了一份尝试的勇气和动力。比如上课的时候,老师问这个问题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解答一下,这时候大家面面相觑,有的孩子明明心里有答案,却因为扭捏而不好意思举起手来。

这时候如果有同学鼓励孩子一下,或者帮孩子把手举起来,那么孩子一定是非常开心和满意的。这就是我们家长要轻推”孩子的原因之一。

父母们从轻推中教育孩子,要懂得主动把握时机。机会向来留给有准备的人,同时也留给愿意举手”的人。

一个人的人生是需要一些助力的,比方说一句你真的很不错”,家长的轻推”对孩子而言,就是最好的助力,在起跑的时候赋予孩子无限的力量。

畏难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