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育儿 | 新手妈妈的十大“作死”育儿经,看看你中招了几个?

有了孩子以后,再大大咧咧的女人,也会变得耐心细致起来,对生活多了一份讲究,对孩子更是时时牵挂。

这些转变,当然很可爱,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

可有的妈妈,讲究得过了头,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操碎了心,甚至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完全系在了孩子一个人身上,除了XX妈妈”的标签之外,再无自我。这样的育儿,何尝不是一种作”呢?

1反反复复消毒,空气里满是消毒剂的味道

我姐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在医院痛得死去活来,还不忘叮嘱家里人,要买来消毒水,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消毒干净。

孩子出生后,每冲一次奶粉,都要把奶瓶洗干净再高温消毒,一天消毒五六次,孩子的东西别人碰都不能碰。孩子的玩具、衣服也是每天必消毒。

家里整天充斥着消毒水的味道,让人恍惚间觉得还住在医院里。

可是,这样一个干净无菌的环境,就真的对宝宝很好吗?

知名儿科医生崔玉涛先生曾多次表示无菌的居住环境并不利于宝宝的发育成长。

奶瓶奶嘴作为与宝宝接触最多的婴儿用品,消毒当然是必要的,但一天五六次就太夸张了。至于玩具、衣服,及时洗清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使用专门的消毒剂。

其实,少量的细菌并不会对宝宝的健康构成威胁,相反,过于注重消毒除菌,不仅会降低宝宝自身的抵抗力,还会令宝宝吸入消毒成分危害健康。

2离开孩子五分钟,就觉得孩子的天要塌下来了

生孩子前,我和几个老闺蜜”约定,不管多忙,每个月都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聚在一起聊聊心事。

每次相聚,姐妹们都很开心,吐槽吐槽婆婆、数落数落老公,烦心事都烟消云散,第二天又鸡血复活地投入战斗中。

唯独闺蜜小A,每次聚会总是心不在焉,一会儿担心孩子尿裤子家里人不及时给换,一会忧虑孩子会哭着找妈妈,不时地拿起电话往家里打,后来干脆就不来参加聚会了。

其实,孩子离开妈妈一会儿又如何?孩子的世界里,除了妈妈,还有爸爸,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其他小朋友。妈妈你真的那么自信,自己就是孩子的全部吗?

3朋友圈整天晒娃刷屏,连孩子拉屎都要晒

孩子刚出生那会儿,爸爸妈妈经常在朋友圈里晒晒娃很正常,大家也很爱看看新生儿的模样,可是,平均一天晒娃超过三次,就有刷屏的嫌疑了,有些妈妈连孩子撒尿拉屎都要发朋友圈,更是无聊。

讲真,大家对你的孩子没有那么大的兴趣,况且,你每天直播孩子的吃喝拉撒,孩子知道吗?同意吗?

4这迷信所谓的哭声训练法”,不遵从内心的感受

哭声训练法”曾经在妈妈圈中甚为流行,连大明星马伊琍在训练大女儿爱马睡整觉也采用过哭声免疫训练”。

后来,马伊琍在微博中回顾了这段经历,后悔不已如今随着妹妹的成长,我越来越后悔在爱马一岁时进行的哭声免疫训练,虽然两天就成功让她学会睡整觉,可一岁半时又开始反复,睡着后她总会醒一次,哭着拍手求抱抱,发现没人理之后只好再哭着睡着,而我就固执的在黑暗中盼她快睡着,麻痹自己去漠视她的无助,甚至以为她长大了不会记得这些哭泣的夜晚。

这种煎熬于我于她于全家都是巨大折磨,最后听我妈的劝,把她的床紧挨我的大床,半夜醒来就伸手拍拍她,从此我们和她都睡得无比踏实。”

直到今天,还有无数妈妈在践行这种看似科学,实则残忍的哭声训练法”。

其实,带孩子没有那么多讲究,遵循自己内心的感受就好,当你感到于心不忍的时候,多半也是孩子痛苦煎熬的时候。

5这片面理解育儿指南,定时定量喂食而不顾宝宝需求

现在的年轻父母,都讲究科学育儿,喂养宝宝喜欢按照书上、网上的育儿指南来。

网上确实也有流传甚广的宝宝食量表,于是有些妈妈就严格按照食量表来喂宝宝,宝宝胃口好想多吃一口不行,宝宝身体不舒服想少吃些更不行,每天非得严格定时定量喂养。

拜托,食量表说的是这个年龄段大部分孩子的食量,而不是所有孩子都要那样吃。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同,片面理解育儿指南,只会累了自己,苦了孩子。

6给孩子做辅食,无止境追求精细

能够用心给孩子做辅食的妈妈,真的很赞。不过,宝宝的食物也无需过分追求精细。

有的宝宝都已经8、9个月了,妈妈们还一直给他们喂泥泥糊糊,其实宝宝早已准备好吃其他食物了。还有些妈妈,怕宝宝嚼不动,总是把食物剪得细细碎碎的,完全剥夺了宝宝咀嚼食物的乐趣。

其实,8—10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尝试一些粗放的块状食物啦,即使还没有出牙,宝宝也可以靠牙床咀嚼食物的,还可以促进牙齿生长呢。

而且,孩子两岁以后,开始进入形状敏感期,把食物剪碎了,会让他觉得索然无味。

出门游玩图的就是轻松,带了那么多东西上路,把自己累成狗,有几样是真的非用不可呢?再说了,出门再外哪有可能像家里那么讲究,让孩子学会适应外面的环境,也是旅游的一大功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