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萌娃,吃喝拉撒睡都要人陪,每一天都得完成一个又一个艰巨的任务,要是再遇到挑食的小魔王”,这个家可就更热闹了,每一顿饭都像家庭版的世界大战,各种计谋,各种威逼利诱、穷追猛打。
甚至为了小宝贝能多吃点,一碗饭能追着喂几条街,饭也凉了,腿也酸了,小祖宗还不领情。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操碎了心,磨破了嘴,甚至有心无力。
面对这样的孩子该怎样引导呢?首先排除生理原因引起的挑食?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挑食,首先我们应该带孩子去检查一下身体,排除生理或病理原因引起的挑食,如果孩子是因为缺锌或其它微量元素而引起挑食,要及时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病理原因引起的话就要及时就医:比如说发烧,积食等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饭前不要吃零食,孩子的胃本来就不大,如果给孩子吃了零食,再强迫孩子吃饭,孩子就太委屈了,因为人家吃饱了呀!
一、独立吃饭从小培养
婚前,有段时间出去旅行,从常州辗转到盐城老师家里。刚2岁的甜甜,穿着围兜坐在高板凳上,用手抓盘子里的炸酱面吃。只见我这小师妹吃得呀,胖乎乎的小手和脸蛋上满是肉酱,桌上,地上都是面条,中间几次尝试用叉了和筷子,但是又放弃了,可能觉得不过瘾,又去用手抓,老师和师母没有提供任何帮助,全程自己一个人吃得忘乎所以。
师母说:我从小就开始培养甜甜自己吃饭的能力,有时候吃得身上脸上都是,也不管她,大不了再洗呗,和喂饭浪费的时间差不多的,最关键的是,到了冬天,大人也可以吃口热乎饭。不然,喂了孩子再吃,饭早凉了。”
老师笑话师母的一通说教”打趣道:跟你师母学着点,以后好相夫教子。”
虽然是句玩笑话,但是确实那几天在师母那里学到了不少。不由感慨,女人一旦成为母亲,智商不够用啊!
二、家人要发挥榜样的力量
丫丫在三岁之前一直跟着奶奶在老家,后来才接到我们身边,小家伙被奶奶喂的胖嘟嘟的,很可爱。吃饭一点都不挑食,不管什么饭菜总能吃的津津有味。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丫丫竟然开始挑食了!还经常说"怎么又做面条?""还是米饭啊,我不喜欢吃米饭""我不想吃这个?"我们都很焦虑,挑食会使免疫力下降,继而影响身体健康。
于是我们把"改变丫丫挑食的坏毛病"提上了日程。
刚开始,我和她爸爸并没有在意,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后来,有一次大家在一起吃饭,爸爸说:"稀饭里面下胡萝卜了?不喜欢这个味道。"丫丫也跟着说了同样的话,儿子在旁边补刀:"爸爸说不好吃,你就说不好吃,你先尝尝嘛!我觉得挺好吃的。"丫丫装模作样的尝了一口说:"嗯,是还挺好吃的呢。"我和她爸爸会心的看了一眼。原来是因为爸爸挑食,丫丫才"近墨者黑"。所以要想宝宝不挑食,爸爸妈妈一定要以身作则。
三、心理暗示是妙招
孩子有时候并不知道这个东西好不好吃,有人说难吃,她下意识的就认为这个东西很难吃,甚至连尝一下都不愿意,但哥哥说好吃的时候,她又马上说好吃(但事实是她可能还没有吃)。这个时候的孩子的主观想法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就像墙头草,风往哪吹,她的想法就往哪倒啊。你告诉她再多遍"不要挑食,挑食是不好的习惯。""吃青菜对身体好。"根本无济于事,大都被当作耳旁风飞走了,因为孩子不会按你说的去做,但是会跟着你的行为学着做。所以当孩子说不喜欢吃一样东西时,妈妈不要急着寻找替代的菜品。
为了打破一吃饭就硝烟弥漫的魔咒,我与"罪魁祸首"——爸爸快速商量出来了应急对策:不管什么饭菜端上桌,如果爸爸觉得某些饭菜不合胃口,可以少吃,但不能说”不好吃”不喜欢吃这样的话。大家都说正面的话"看起来真不错。""一定很美味。""哇,我最喜欢吃这个菜了。"……哈哈,不知不觉打了一场心理战。
哥哥说:这个萝卜汤看起来很好喝,我在幼儿的时候喝过这个汤。”
丫丫说:恩,我也觉得很不错,我是小白兔,我喜欢吃胡萝卜。”
就这样挑食的毛病还真的慢慢得到了改善,现在自己可以吃一小碗饭。和小表弟一起吃饭还特意告诉小表弟"我什么菜都爱吃,妈妈说,什么菜都爱的宝宝最棒!"
四、借助老师的威严
不管大人孩子对于老师都是很敬重的,甚至是"怕"老师,只要是老师的话不敢不从。
儿子在读幼儿园的时候曾经一度不吃青菜,小脸蛋白一块黄一块的像一块藏宝图”。突然有一天,他竟然主动吃菠菜了,究其原因,原来是幼儿园老师看到他脸上的白斑,告诉他"多吃青菜身体好"。我和他爸爸面面相觑,同样的话我们不知道说了多少遍,都如石沉大海。不得不感慨万千:伟大的人民教师如此有魅力!
五、饭菜尽量不要太过单调
现在生活节凑快,父母一边要为生活忙碌,一边还要照顾孩子,真的是很辛苦。怎么样做出简单、快速、孩子又喜欢吃的食物呢?对于熟知网络的年轻爸爸妈妈们想必不是问题,只要你愿意学,网上很多简单又美味的饭菜。比如夏天天气炎热,大人孩子都没有什么胃口,这时候可以做简单的糖拌西红柿酸酸甜甜,孩子们很爱吃;皮蛋豆腐、水果蔬菜沙拉、酸汤面等等。
六、养成在饭桌上吃饭的好习惯
邻居丽儿,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和丫丫特别投缘。有一天上午,带丫丫去找丽儿玩,惊讶的发现,丽儿的奶奶竟然还在追着丽儿喂饭。看到我们过来,奶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看看,马上快到午饭时间了,丽儿还在吃早饭,吃一口玩一会,这得什么时候才能吃完。"
很多家庭孩子吃饭都是追着喂的,有的甚至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这样不仅孩子吃饭耽误时间,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首先,追着喂,孩子一边玩一边吃,容易呛到。其次,边吃边看电视或者边玩边吃,孩子没有经过足够的咀嚼,就把食物吞进肚子里,不利于消化。再者有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吃得越多越好,总要孩子多吃一口,再多吃一口,容易引起孩子积食和肠胃不适。
七、不要用恐吓的方面"逼"孩子吃饭
肚子饿了,需要吃饭,是一件很自然愉悦的事情。如果家长总是用"逼迫"的方式让孩子吃饭,有的时候会起相反的作用,甚至会使孩子厌食。
曾经丫丫有段时间,不好好吃饭,7岁的哥哥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剪刀石头布"谁输了谁吃一口,臭小子不忘"偷奸耍滑"总比妹妹慢半拍,妹妹输的开心,吃的也快乐。俩个孩子,愉快地度过了午餐时间。
八、不要把饭桌当作"审讯"现场
有很多爸爸妈妈平时没有时间管孩子,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讯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一旦发现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作业没有按时完成,不管不顾地就大呼小叫,一阵发泄之后,大人没事了,孩子没了胃口。这就怪不得孩子不喜欢吃饭了,谁也不想把唠叨当作"下饭菜"。
九、适当饿一饿也没什么大不了
如果以上招数都用过了,还不管用,不妨学我做一个狠心”的妈妈。有一次老大只顾着玩玩具,不想吃晚饭,揪到饭桌前,就是不愿意吃。
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做了一个约定:饭可以不吃,条件收起所有的零食,在明天早饭之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吃。小家伙不知道天高地厚,还很开心地帮我一起收零食,然后继续玩爸爸买的新玩具。吃完饭,我们照例出散步,回来的时候,小家伙又累又乏又饿,缠着爸爸要买牛奶,我给爸爸使了个眼色,爸爸马上心领神会。告诉他因为他没有吃饭,又答应了妈妈在明天早饭之前不能吃任何东西,所以不能喝牛奶”。就这样,每次他想吃东西的时候都提醒他一次,最后看他饿得直哭,我们也是真心疼,差点缴械投降了,但一想不行,不能前功尽弃,直到后来小家伙哭睡着了,我也哭了……
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刷好牙洗好脸等着吃早饭,饭菜一上桌,小家伙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看来是真饿了,五岁的孩子,一口气吃了两个包子,一大碗粥,一个鸡蛋。我们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不厚道地强忍大笑,差点憋出内伤。
孩子挑食的原因不止这几种,家长要善于发现,及时"对症下药"让孩子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希望这几条经验之谈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