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鱼海棠 本文纯属海棠原创。
昨天,我想趁周末约闺蜜去逛街,闺蜜说:我哪有时间,晚上要陪孩子写作业。”
你婆婆不是在家吗?让孩子待家里写作业,等你回家再检查不就行了。”
闺蜜回答道:你以为我想陪啊?开学已经1个月了,我女儿好像还没进入学习状态。每天晚上写作业总是磨磨蹭蹭的。我要是不盯着,她更无法无天了。
那你每天盯着有效果吗?孩子通常几点能完成作业?”
我发现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改错题了,我要求她把写错的地方擦了重写,谁知她第二次还是错的。我是急性子,忍不住吼她几句,她倒好,越改越错,本子都快要被她擦烂了。我女儿没有一天11点之前能休息的。”
其实,写作业慢并不全是孩子的错,如果家长辅导作业的方式不对,就会产生社会抑制效应。
社会抑制效应是指因为他人在场而工作效率降低的现象。1965年,美国学者扎荣克提出了优势反应强化说”,揭示了社会抑制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他指出,一个人从事正在学习并需要复杂思维活动的工作时,他人在场会对其动机水平的提高产生干扰作用,引起他操作水准下降。
社会抑制效应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紧张心理。扎荣克认为,人们普遍希望得到良好的评价。当别人在场时,潜意识里总认为别人在审查自己。对评价的关心会唤起个体的内驱力,从而影响个体的作业水平。
孩子渴望得到来自父母的赞赏,努力想证明自己,但父母在场影响了孩子能力的发挥,如果做题出错后遭到父母的指责,父母越吼,孩子越会出错,产生恶性循环。

1、父母的假陪伴”,分散了孩子的精力
梓乐在写作业时,他的爸爸在旁边刷手机,看到尽兴的地方,梓乐的爸爸时不时发出几声笑声,引得梓乐心里痒痒的,想趁喝水的时间,偷看上几眼,不料小心思很快就被识破了。
梓乐的爸爸对他吼道:你看都几点了,还在这里磨蹭?赶紧去写作业!”
梓乐被骂后闷闷不乐地回到位置上,好不容易写完作业给爸爸检查,很快就遭到了一顿狠批:叫你认真写作业,你东张西望!看你写的是什么?26+9=24?有没有带脑子?!”
梓乐擦掉错题,瘪着嘴又算了一遍,写出了答案是26,这个答案招来了一个巴掌: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再给我认真算清楚。”梓乐眼角含着泪又重新算了一遍,这次终于算对了。
一名教育家说过:”孩子需要激励,就像植物需要浇水。离开激励,孩子就不能生存。
许多父母怪孩子磨蹭,其实自己也有责任。这位父亲在陪伴的过程中,没有给孩子提供好的环境,分散了孩子的精力,在孩子作业出错后,又用吼叫的办法,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2、父母的过度陪伴”,孩子精神焦虑
张女士无意中发现,女儿小维在房间写作业时竟偷看漫画书,气不打一处来。这晚,张女士干脆家务也不做了,就坐在小维的边上,盯着她写作业。
过了一会儿,小维有点坐不住了,她扭头对妈妈说:妈,你先去忙吧,你这样盯着我,让我怎么写啊?”张女士不以为然:盯着你还写不好,不管你,你是不是要上天了?”
小维敢怒不敢言,写起作业就有点撒气的成份,刚抄了半页英语单词,张女士就指着她的作业道:你能不能写好点?这字跟蚯蚓似的,老师能给你评A就怪了。”
等小维写数学作业时,妈妈又在一边唠叨:难怪你考的不好,就不能在草稿上列好式子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知不知道?”
妈, 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你这样我真的没法写,要不,你来帮我写得了?”小维终于发怒了,她把笔往桌上一拍,头一偏,抱着双臂在边上生闷气。
我还不能说了,是吧?你看你数学考了多少分?老师把成绩发在群里,我都替你感到丢脸!赶紧写,现在都几点了,不完成作业你今晚就别睡觉了!”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
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赏识,家长需要不断给孩子以鼓励,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在边上不停地唠叨,以及泼冷水。

3、父母大吼大叫,孩子反而越来越笨”
这样的情景大家会不会很熟悉: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会做错?给我重做!”
怎么又错了?你能不能长点心?你看这是第几回了,再错你给我抄十遍!”
有的家长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越吼孩子的反应越慢,孩子是不是无可救药了?其实关键就在一个吼”字。许多家长在看到孩子成绩不好,或作业完成得差的时候,往往口不责言。
孩子受到父母指责的时候,进而激发孩子身体中的一个本能反应——战斗或逃跑反应。
战斗或逃跑反应是催眠术语,也是心理学、生理学名词,是1929年由美国心理学家怀特·坎农所创建。
战斗和逃跑反应是所有生物的本能,是一种条件反射。孩子在惊慌时,爬虫式下脑里防御性的回路被激活了,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中侦测到威胁,继而启动神经回路,作出战斗、逃跑以及木僵等行为。
战斗状态这是一种防卫的本能,如果是面对敌人,其表现就是出现攻击的行为,这时身体会调动全身的气血,以便让这些气血供给大脑及上肢。
有的孩子被吼以后,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故意做错题,或对父母怒目而视。我听同事提起,她儿子上五年级以后就变了,以前吼他,他只会低着头,现在却会握着拳头,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逃跑状态打不过怎么办?只能逃呗!为配合逃”的动作,此时人体的血液都到达了四肢。大脑的血液供应不足,便会影响到孩子接下来的做题效率。平时记几分钟就能写出来的单词,可能孩子记十分钟也默写不出来,而简单的数学题,可能会一错再错。
木僵状态有的孩子被骂以后,跟呆子一样不知所措,这是孩子被吼以后,处于木僵状态,头脑一片空白,意识模糊。这时家长可能会误以为孩子在挑战他的权威,更加愤怒,形成了恶性循环。

1、不妨给孩子先尝点甜头
孩子写作业前,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一个约定,在规定时间写完作业,可以拥有自主时间,比如,看半小时电视,或是看喜欢的漫画书,玩喜欢的玩具。前提是,如果超出时间完成作业,这些权利就要收回。至于选择哪一项奖励,孩子可以自己选择。
为什么要在写作业前做约定,而不是在孩子做完作业后再来谈奖励呢?
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说过:失去等于改变,而改变是自然界的乐事。”
心理学家做了一项研究,在学生背景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老师在学期初拿到奖金,那么其所带的学生的成绩将会有10%的提升,前提是如果学生成绩没有达到设定的目标,老师将失去这笔奖金。相反,可如果老师在学期末才拿到资金,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出现提升,这叫”禀赋效应。
研究表明,人一旦拥有某件物品时,人们会更加珍惜它。写作业前的约定,会让孩子觉得已经拥有了这项自主时间,为了避免损失,他就会全力以赴。
有位妈妈就是这样做的,在孩子写作业前,就和孩子约定,如果孩子能在2小时以内把作业全部完成,就可以去楼下散步,或去附近的超市逛逛,买喜欢的零食和准备第二天的早餐食材。
如果作业表现出色,还可以选择第二天早餐吃什么。时间一长,孩子写作业的效率越来越高。

2、保持孩子的专注力
关于写作业,临床心理学家吴怡贤说过这样的话:
试想老板要求你交一份报告,规定要手写,字要漂亮,还派了检查专员”负责协助”擦拭错字及不漂亮的字,确保可在时限内提交,你会因为接受一个可学习的挑战而感到高兴?还是想着是不是得罪老板了”?
孩子白天上课已经非常累,一放学回来就要写作业,家长如果像盯小偷一样守在孩子旁边,看孩子写作业,挑孩子的毛病,孩子做更加烦躁。
温斯顿·丘吉尔说过:如果你对每只向你吠的狗,都停下来扔石头,你永远到不了目的地。”这句话阐述了专注力的重要性,以及对结果的影响。
有一个关于专注力的实验,参与实验的人观看一段球类比赛的视频,让他们记下传球的次数,中途有人穿着黑猩猩服装的人从场中央走过,实验对象却也没有发现他,因为他们的专注力都放在数数上。这就是有名的看不见大猩猩实验”。
实验表明,当大脑专注于某个任务时,会无视其他显而易见的事情,这种现象称为非注意力盲视”。可见孩子想要早点完成作业,专注力尤其重要。
家长可以让孩子在房间内自主完成作业,桌面上除了书本和作业本外,不要留其他影响孩子注意力的东西。且注意任务的单一性,就是一次只做一项作业。单任务的方法可以让作业的效率提高。
孩子专注的时间可以慢慢训练,视孩子的情况逐渐延长专注时间,每天增加3-5分钟。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去打扰孩子。
一位妈妈让孩子在房间写作业,却又不放心,担心他渴了,饿了。一会儿敲门问孩子:口渴吗?要不要喝水?”,过一会儿又扯开嗓子问:妈妈开了西瓜,你要不要吃一块?”
这时把孩子惹火了,他兴冲冲地打开门,烦躁地对妈妈说:妈妈,你不是说要让我专心写作业吗?可不可以不要来打扰我?”

3、和孩子保持情感连接”
许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之所以会失去耐心,往往因为一而再,再而三地教孩子一个知识点,孩子却一脸茫然,这时家长其实是陷入了知识的诅咒”。
《黏性》这本书所提出了知识的诅咒”概念:当一个人知道一件事后,他就无法想象自己是不知道这件事的。家长以成人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当然容易理解,孩子却因为思维的限制无法理解。
有一个段子这样形容给孩子辅导作业的家长,可谓一针见血:
1-3年级最凶,因为家长基本都会!
4-6年级骂不出来,好多题目他都不会!
初中以后基本不会骂了,因为都不会!
高中以后经常会被孩子鄙视:都不知道以前你是怎么读的书!
当孩子做题出错时,家长要意识到,孩子并不是故意出错的,他也想尽快地完成作业。
家长在检查作业时,要先找出孩子的优点,比如字迹工整,错题数量比以前少,作文写得比以前好。语气尽量温和,不要带着情绪,谨防大吼大叫出口伤人”。

丹尼尔·西格尔在《去情绪化管教》书中提到情感连接”的概念。并在书中提到:
在孩子情绪激动时,理性引导很难成功,只要孩子还不开心,他就不会想听你给他上什么课,如果你能让孩子冷静下来,他就会变得愿意接纳,并试图理解你所教导的东西。这比冷冰冰的惩罚和说教有效多了。
和孩子保持情感连接”,意味着家长要尊重孩子,以共情之心对待孩子。只有不带威胁的交流,才可以使孩子的爬虫大脑放松下来,激活上脑回路。孩子恢复理性,就能听得进父母的教导。
家长可以这样自我暗示:
孩子还小,需要我的帮助我要避免说教,态度要尽量温和如果孩子听不懂,是我的方法不对和孩子说话之前,先问自己:我现在足够冷静吗?”再问孩子:有没有准备好?”
对孩子说话时,尽量少用你”字开头,只描述你所看到的:
我发现第一大题有1道错题,我猜你一定能自己的。我看到第三行第3个字没有在居中的位置,你有办法让字更好看吗?这次的错题是你自己发现的,太棒了!相信在家长的积极引导下,孩子会越来越有信心,写作业的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如果您觉得有用,点个赞再走呗!我是人鱼海棠,关注我,做成长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