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不懂事,你骂他干什么!

过了学步期间,孩子想尝试行走,原因是独自行走会让他的世界变得大。

很多家长面对这件事情,抱着让孩子独立”的态度,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

可是,家长丝毫没有说孩子,反而鼓励孩子加油,使把劲弄。最后整理家里的东西无从下手,再来教训孩子。

孩子不懂事,你骂他干什么!

可是,孩子已经养成了邋遢习惯,他不再服从命令。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应在孩子的身上。

原因归咎于父母对孩子溺爱。

没有规矩没有方圆

每当看到孩子新奇的眼睛,高兴望着世界。妈妈高兴回应孩子。

可是,孩子好奇,整天翻箱倒柜的行为使妈妈觉得厌烦。

比如刚刚洗完澡,就跑到小溪边玩耍,孩子伸手去捞纸张不够,还拿旁边的小木棍倒来倒去。

妈妈还没有处理完,孩子又跑到另一边,蹲在地上玩着树叶,还插在妈妈的头上当饰品。

妈妈苦笑不得,连忙把孩子身上的灰拍一拍,同时也感慨孩子的调皮。

对于孩子的态度从一件事情衍生出另一件事,比如说妈妈会把针线忘记拿到架子上,放在了桌上。

孩子走过去,一把拉住台布,把针线弄得乱七八糟,里面的纽扣散的满地跑。

妈妈看到了,吓得不轻。

孩子正在地上捡着缝衣针。

这种情况无法避免,如果持续溺爱,孩子有可能会把缝衣针插在手上,或者吃掉,后果不堪设想。

有一次,看到一对母子走进水果店,儿子扔、摔水果。

店长劝阻母亲,希望孩子能够停止做法。

可是,母亲却说一句:

"小孩子不懂事,你骂他干什么!"

不懂事”这个词语,让孩子制造麻烦,让许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办,依旧拿它当借口。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如果家长想把家里收拾干净,不被孩子弄脏:

需要三步

1.整理好家里物品,把危险的物品放在离孩子远的地方。

2.在孩子独立拿到物品的时候,规定他不准拿到俩个东西。

3.如果违反规定的话,妈妈会平和解决这个问题,并且重复规则。

第二步俩个东西”指的是青瓷花盆、碗。它们都是易碎物品,一旦掉落,会砸到头,刺到肌肤。

妈妈

有一次参加青花瓷展览,一个妈妈带着孩子来到青花瓷前面,指着它说:这个不能玩,用途摆放花朵,你弄碎了,花朵会哭泣。”

同样用这种方式再去对孩子说其他事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开始有了规矩,妈妈会惊奇发现懂事了。

妈妈惊奇发现,孩子站在花瓶前,指指点点,不知道嘟囔什么,却始终没有动手碰一碰。

孩子的嘟囔实际是自我提醒,希望不要触碰花瓶,以免让花朵掉落。

有规矩但不成方圆

去公园玩,树林丛丛,树叶茂密,妈妈指着地上树叶,跟孩子说:孩子,去捡俩片树叶,咱们观察大自然的变化。”

初级妈妈修炼手册

孩子摇摇头,就是不捡。

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也就是家长告诉孩子不能乱捡人家东西,以规矩还以家长之身。

家长一为难,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捡树叶与捡东西是一码事情,观察与糟蹋的不同。

看来,成人变通简单,给孩子立规矩并不难,但是不理解。

既有规矩又成方圆

我们可以让家长少立规矩,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使孩子难以是从。

顺应孩子的发展,不能听天由命,孩子不能理解家长,这样会使他废掉。

不要讲太多的道理,只要明确的告诉他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

很多家长会奇怪,为什么孩子有这么多法则。

孩子正处在直觉思维中,不可逆转,只能理解事物的直接性,无法灵活多变。

缝衣针

孩子一旦哭闹,如果是首次,是正常性;如果是以前允许,现在不予许,愤怒哭闹,不理解父母;工具性哭闹,说明父母已经控制

幼儿只能接受可以,不可以。

自控的孩子会伴随一生快乐。

所以慢慢来,不要一口吃个大胖子。

谢谢大家观看!

摘自文件:《初级妈妈修炼手册》

作者简介:

哟哟皮卡丘

能量君,正在考教师证。

持续阅读写作,把知识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