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文
【编者按】韩国艺人崔雪莉因抑郁症自杀,年仅25岁。她的死,在家长和孩子中引发无尽哀伤。人们注意到,此前一段时间,雪莉有很多反常怪异的行为,其实是在尽她最大的努力发出求救信号,只是没有被身边的亲友觉察,以至于成为永远的遗憾。
这样的事例并不是个别的。今天借由雪莉事件,我们聊一聊家长应该如何觉察患病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治疗期好似创业”,孩子患病初期,属症状急性爆发期,这一阶段家长会高度重视和警觉,同时也会降低目标:只要孩子健康就好。
康复期好似守业”,随着病情的好转,孩子情绪逐渐平稳,亲子关系极大改善,家长就会有更高的期待,慢慢地将目标调整为和过去一样优秀”。
殊不知,这时孩子能量尚未完全恢复,过高的期待会成为孩子新的焦虑源。这时孩子拼尽全力去奋斗,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会再一次被挫败感击垮。
面对一次又一次失败,孩子会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中,产生一系列糟糕至极”的灾难化思维。
如果你是患者妈妈,当孩子对您说以下这些话时,一定要高度警觉:
——妈妈,我太累了,我不想去学校了”
孩子若说这句话,家长要知道:这一是在试探家长的态度,二是在向家长发出求救信号。
抑郁症患者的能量,好似决堤的洪水,只有流出没有流入。去学校上学,在课堂上听课,和同学交往,这些看似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对于刚刚尝试复学的孩子来说,是他们目前的能量不足以支撑的。
所以,这个时候家长要表明态度:宝贝,如果感觉吃不消,咱们可以休息几天,身体健康最重要。我们请假不是逃避和退缩,而是休整,是策略。”
这意味着家长接收了孩子信号。假如不是这样,家长说一句:再坚持坚持——很可能会毁了孩子。
有个孩子告诉我:实在难受得不行的时候,爸爸在我书桌上放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当时想死的心都有。
这时候,需要和孩子深层沟通,引导孩子充分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并一起探讨解决方案。暂时隔离刺激源,给孩子理解和支持,降低焦虑情绪,恢复能量。
看到这里,家长们或许会有疑虑:孩子好不容易成功复学了,这样会不会变相纵容他,以至于前功尽弃?
我的回答是:当然不会。抑郁孩子生病前,大多意志强大,自律性好,不允许自己犯错,不允许自己失败。家长感觉孩子突然变成这个样子,其实他们是挺了很久才倒下的。
所以家长要给到孩子足够的时间来补给能量。家长放慢脚步,孩子就会加快脚步。
请爸爸妈妈们多疼爱孩子一些吧!
读者朋友们,你曾经发出过或发现了什么样的求救信号?
欢迎在文末留言讨论。

关于渡过”
心理障碍患者互助康复社区
真实原创,知行合一,自渡渡人
本公号图片除注明外皆由张进所摄。文字、图片版权均为作者和公号所有,未经同意禁止商业应用。投稿信箱:zhangjindugu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