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的由来_关于滥竽充数的作文200字
根据《韩非子》记载,齐宣王爱听吹竽,又好讲牌面。所以为他吹竽的人就有三百多人。他常常叫着三百人一起吹竽给他听。里面有一个叫南郭先生,他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机会,他就到齐宣王哪里,请求参加这个吹竽的队伍,齐宣王就把他编到队伍里,这个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会在队伍里面,拿着竽装腔作势。这样一天天过去,不曾发现。
等到齐宣王死了,齐闵王接替了王位,他和齐宣王一样喜欢竽,但是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个吹给它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事,只好逃之夭夭,不敢再冒充吹竽人了。
这就是滥竽充数的典故。
滥竽充数-续写作文800字
齐宣王驾崩后,齐湣王继位。听说齐湣王好一一听人吹竽,南郭处士害怕极了,他心想:天哪,我一个音也不会吹,更别说一首曲子了!这欺君之罪可是要人头落地的呀!怎么办啊,我还是逃吧!
好不容易躲过层层防守,南郭处士终于逃出了皇宫。他回家后,妻子问他:“你怎么回来了?不是应该在皇宫吹竽吗?”南郭处士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妻子,妻子并没有像他一样慌了阵脚,反而镇定自若的说:“齐湣王是圣上,神通广大的不得了,再说了,那么多同你吹竽的人,总有一天会知道你的下落,依我看,你还是找个师傅,学好吹竽,不说好听,起码会吹。”南郭听了,当天晚上收拾了包袱,准备第二日一早就去拜师。
翌日,南郭处士背上包袱,告别了妻子和年迈的老父母,去一个姓“路”的师傅家去学艺。临走前,妻子对他说:“记住,安心学艺,既然你只懂皮毛,那么就一定要比别人更努力。”
到师傅门前,有几个侍卫拦住了他,说路师傅正在小睡,不方便打扰,南郭刚想打退堂,想到了妻子的一席话。便说:“那好,小生南郭,在此等候,麻烦各位去通告一声。”众侍卫面面相觑,商讨了好一会儿才说:“小兄弟,这位师傅性情古怪,有不少弟子慕名而来,却悻悻而退,这位师傅给每个弟【www.yuerzhinan.com】子都设定了关卡,第一关便是不吃不喝三日。”南郭却面带微笑说:“不劳烦各位了,我在此候三日,三日过后,你们再去通告。”
站了三日,每一日,南郭都在太阳下艰难的站着,三日过后,侍卫告诉南郭他可以进去了。进去后,一位穿着华贵的老妇人端来一盘红烧肉和一盘馒头,说:“我家老头性情古怪,让你受苦了,吃完这盘肉你便去最里面那间屋找我家老头拜师吧!”
南郭迅速的吃完饭,找到了师傅,他说:“师傅我经过了你的考验,请你教我吹竽吧!”路师傅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教会了他基本的吹竽技巧,然后告诉他:“我该教的都教了,剩下的你得靠自己了。”
南郭回家后起早贪黑苦练,烈日炎炎之下,他练得全身汗津津的,别人都笑他:“你练一身技艺有什么用呢?你应该去你家冰窖里冷却冷却脑子,你的脑子都被太阳晒坏了!”南郭当做没听见,继续苦练。严寒中,他练的手都冻僵了,但还是继续练习。每日都练到三更天。邻居都说:“这人都走火入魔了,真傻!”南郭就在这样的日子里过了一天又一天。,终于成了齐国有名的吹竽人。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而且做事要持之以恒,终会成功;会一件本领,你的优势不知比别人多了多少。
新《滥竽充数》-续写作文1000字
话说,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男孩出生在南齐(南郭先生的父亲)家里。
“呜哇、哇......”南齐听见婴儿的大哭声,激动的大喊“我的乖乖,我都七十岁了,老天爷终于让我有儿子了。”细看,婴儿长相并不太好看,然而南齐却把他当成小美男子似的。立马想给自己的宝贝儿子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脑海里想了又想,咦,这孩子随我姓南,名锅吧。可是叫“南锅”,别人还误以为我孩子长大背黑锅呢!这可不行呀,还是叫“南郭”吧。
时间过得真快,不久南齐和他的夫人都相继去世了。南郭已经成了二十岁的大小伙子了,也该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了。后来,南郭迎娶了自己的夫人陈氏。因为南郭打小长相并不好看,所以难以找到好的一份工作。有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一则招聘告示,上面写道“本国君主齐宣王喜爱听吹竽,会吹竽者一经齐宣王认可,则每日赏黄金十两”。南郭先生看得可激动坏了,两眼放光。他立即撕下告示信息,飞奔王宫参加乐队。
到了王宫,南郭先生混在乐队里一起在齐宣王面前吹了一天竽,乐队得到齐宣王的夸赞,便也同乐队其他人一起领着赏金回到了家里。这时,南郭先生的夫人陈氏在家面对着他父亲的灵位前哭喊道:“爹爹啊,我的命好苦啊,南郭他找不到好工作,整天都游手好闲,我们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呀?”突然南郭开门而入,他的夫人看到他带回的黄金顿时傻眼了,连忙质问道;“你从哪弄来的这么多黄金,偷来的还是抢的?”“去、去、去,你才偷抢得来的呢,这可是我在齐宣王面前吹了一天竽挣来的!”南郭连忙辩解到。夫人陈氏则满脸疑惑的表情,说道:“你还能在齐宣王面前吹竽,不要开玩笑,上次你去乡里老人院里吹 ,七个人听着晕倒了六个人,还有一个人是院里管事的,我听说,那管事的和外人苦苦哀求说道“别人吹竽要钱,他吹着要人命呀。”南郭先生听到便哈哈大笑,得意洋洋的说:“我是混在别人乐队里面一起吹的,吹起来当然好听了!”夫人陈氏听着也是半信半疑。
有了这些黄金之后,南郭便开始四处投资做买卖,不久后慢慢的就发达了。瞧,他身着锦衣华服,脚上穿着华贵足靴,手上戴着金戒指,耳朵上戴着血红玉石耳环,出行都有众多仆从随侍,八匹大马拉车,且与权贵高官结交甚好。后来才得知,南郭先生已经成了当地首富。
再之后,齐宣王驾崩了,齐湣王继位,这位君王也爱听竽,但湣王不同宣王的是,他不喜欢合奏,要单独一个一个吹给他听。南郭先生见况不妙,吓得浑身冒汗,成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怕露出破绽,连忙化妆成宫女逃跑,齐湣王发现他不见踪影,连忙下达通缉命令捉拿南郭。果不然,三天后,南郭还是被抓住,一家老小都因南郭先生的欺君犯上被湣王斩首示众。
南郭先生的事也成了千古笑谈,之后再也没人敢滥竽充数了。
滥竽充数故事新编-续写作文700字
南郭先生在齐宣王那里吹竽,明明不会吹,还在那儿滥竽充数。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跫坛辛送跷唬可他喜欢听人一个一个给他吹竽。
南郭先生听到了这个消息后,知道自己的小命不保,只好偷偷地溜走。
但很快他的盘缠就没多少了,他就来到一个小国,这里的国王也爱听大家一起吹竽,于是他就想在这里继续滥竽充数。
他来到国王面前,借着他的好口才说道:“国王陛下,听说您喜欢人们给您吹竽,我吹竽可是数一数二的好,一定能给您听到动听的声音,请您同意我加入团队,和别人一起为您吹竽吧!”听了这话的国王,二话不说就同意他加入团队。
不幸的是在他旁边吹竽的那位就是团队的团长,也是一个千里耳,什么杂声他都听得到。
一次排练时,那位团长边吹边听,他能听得到其他所有人的声音,就是听不到南郭先生的声音。排练完后他特意去问了南郭先生:“为什么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南郭先生说:“我第一次来这排练,心里有点小小的紧张,嗯……我今天嗓子有点疼,吹的声音就小一点了。”团长也是半信半疑地走了。
后来的一天,又一次排练,同样团长还是没听到他的声音,吹到一半他叫道:“停,旁边这位,我听不到你的声音,请你单独吹一次!”南郭先生一听,正说的是自己紧张极了,只好说道:“啊呀!我的肚子好疼,我去一下茅厕,你先让别人个个吹一下。”说完他就跑了出去。可当他们每人都吹了个遍,可南郭先生还是没回来,就让人去茅厕找他,他确实在茅厕蹲着,还说:“今天把肚子吃坏了,下次我来吹。”
几天后,国王来听吹竽了。南郭先生因为紧张连腮帮子都忘鼓了。大家都立即停下,国王问:“你们为什么要停下?”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南郭先生不会吹,一直在这儿装。”南郭先生刚想跑,国王说:“是吗?来人把他关起来!”他就被人关了起来,再也跑不了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滥竽充数,要用自己的真本事去做事。
滥竽充数故事新编-续写作文600字
自从南郭先生逃走之后,他决定改过自新,学习吹竽,再去齐⊥跄抢锎刁摹
南郭先生经过打听,终于知道在大巴山中,有一位吹竽的高【https://www.yuerzhinan.com】人,于是南郭先生带上行李,决定去大巴山中找到高人学习吹竽。
南郭先生走过无人居住的树林,涉过一条条大河,翻过野兽出没的高山……终于来到了大巴山中,找到了那位吹竽大师。南郭先生敲了敲大师家的门,来开门的是一位童,童子轻声说:“先生,您是来找我师傅的吗?”南郭先生连忙回答道:“是的。”“哦,我师傅今天出门采药去了,要明天才能回来,您还是明天再来吧!”南郭先生只好下山,明日再来了。
第二天清晨,南郭先生便来到了大师家。正好见到了大师,南郭先生心想:太好了,终于见到大师了,他一定会收我为徒的!于是,他上前鞠了一躬,对大师恭恭敬敬地说:“大师!草民是来找您来学吹竽的,久闻先生大名,希望大师收我为徒!”大师摸了摸自己雪白的长胡须,平静地说:“你吹上一首曲子给我听听。”只见南郭先生拿起竽,胡乱吹了几下,只见大师说:“你的功夫太差了,还是下山吧!”可是南郭先生并没有放弃,他跪在了大师家门前,坚定地说:“大师,你要是不收我为徒,我今天就不走了!”大师皱了皱眉说:“好吧,我就收你为徒吧,但你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于是,南郭先生下定决心好好学习!
南郭先生每天从清晨开始练习,中午只吃一块年糕,经常一练,练到夜里一点钟。终于一天,南郭先生学成了吹竽技艺,下山到了齐国,参加了齐国的吹竽队,再不滥竽充数了!
南郭先生明白了:滥竽充数是不好的,有真才实学不好吗?
《滥竽充数》读后感500字
“一个人要做一番大事业,就必须要有真才绝学。特别是在学习上,可不能囫囵吞枣,来不得半虚作假。”外公常这样对我说。
暑假的一天,我做完了作业,在看课外书时,偶然被一篇《滥竽充数》的文章吸引住了。我如饥似渴的读完了这篇具有传奇色彩的寓言故事,受益很深而难以忘怀。它教育人们要虚心学习,不懂不能装懂,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本领。
《滥竽充数》这篇寓言故事,记叙了战国时期,一个叫齐宣王的国王特别喜欢听吹竽,又特别爱讲排场,常常召集手下三百人组成吹乐队,一起吹给他听。凡是能参加吹竽的人都能得到很高的赏赐。当对有一个叫南郭先生的,他本来并不会吹竽,心想,机会已到,不妨到里面混一混。后来,就在齐宣王面前夸耀自己是吹竽的能手,恳求参加吹竽队。齐宣王答应了他的请求,这是,南郭先生美滋滋的走出宫殿。每次南郭先生都鼓着腮帮子,捂着字眼儿,摇头晃脑,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得到了一次又一次很高的赏赐,自以为聪明而洋洋得意。过了几年,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与其父与众不同,不喜欢大家一起吹竽,却喜欢一个一个的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逃之夭夭。
《滥竽充数》言简意赅。好像这篇寓言故事描写的南郭先生就是对我照。记得在上学期期末考试前,老师一再要求我们学习要踏踏实实,不能囫囵吞枣,平时要多读、多写、多背,才能真正掌握书中要点,考起试来就迎刃而解。可在几次背课文中,我都是“五分钟热度”,刚背几大段就腻了,书就丢在一边,玩的忘乎所以。当老师要全班同学一起背时,我便装模作样,跟着大家胡背一通。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蒙混过关,自欺欺人,结果在期中考试中,由于课文不熟,导致成绩不好,这是我很懊悔。
《滥竽充数》这篇寓言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如果人人都像南郭先生那样,不学无术,经不起检验,终究会被历史淘汰,成为世上无用之人。让我们都从南郭先生身上引以为戒吧!
写到这里,我认识到,今后一定要吸取教训,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努力,必须要有真才实学,才能获得成功。我们这一代少年,正好处在为祖国四化建设学习文化的时期,只有树立信心,学习真本领,才能担当起历史重任。如果是有造就的人,何愁登不上山顶呢?